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本報訊近日,《膠州市小康示范村建設指標體系及工作實踐》正式下發全市。該體系參考對照全國、山東省、青島市小康社會建設指標體系,融入了膠州實際和特色,對4類、17個小康示范村的小康實現程度進行了全面量化評估。在這份標準體系的指導
下,17個“樣板”村莊正在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20字要求加快建設。 今年春天,膠州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培養一批“民富、村強、政治文明、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小康村,引領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小康示范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含金量很高的激勵政策,除市財政年內安排200萬專項建設資金外,還規定建設過程中上繳本市的各種規費實行全免,鎮、辦按比例相應安排配套資金。51名市直機關干部分赴17個村莊掛職幫扶,發揮技術優勢和部門特長,幫助村莊理思路、搞規劃、拉資金、招項目。
在經濟評價體系的指導下,膠州17個示范村形成了城市化拉動、外向型經濟帶動、商貿三產促動、特色農業推動等幾種經濟模式。勝利村采取“騰籠換鳥”的策略,搬遷了近十家效益低下的小企業、作坊,投資1.6億元興建膠州市第一個帶有大型停車場的超市,預計元旦即可開業。黨總支書記趙曉東說,要發揮寸土寸金的城區優勢,努力打造膠州的“中央商務區”。漁業養殖專業村大洛戈莊村“膽大包灘”,跑到即墨鰲山衛鎮承包了1200畝海灘養殖蛤蜊,參與養殖的600名村民人均收入2萬元。據統計調查,17個小康示范村平均集體收入達到了17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6700多元。
按照“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口素質、生活質量、民主法制”等五個方面8個評價指標的要求,17個小康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社會保障水平和村民文明程度也在迅速提高。根據村莊總體規劃穩步實施的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展開。西松園村規劃新建了一處占地76000平方米、可容納居民670戶的西松園新區,目前已開發多層住宅樓6座共計3萬平方米,年底前計劃建成8座多層住宅樓。魏家屯村啟動了6個樓座、1.8萬平方米的住宅樓和1萬平方米的網點建設,建成后將成為李哥莊鎮新城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進一步完善了村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措施,17個村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了97%,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了43%。
對照山東省確定的8項監測指標,目前膠州17個小康示范村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農民居住質量指數、農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農民對村政務公開的滿意度、農民對社會安全的滿意度等5項指標均超過標準值。據小康示范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領導介紹,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等3項指標還低于標準值,這是今后創建小康示范村的努力方向。目前已采取了針對性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本報記者梁學勇本報通訊員趙法文劉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