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速,快遞業務已經逐漸成為島城市民郵寄信件甚至大件物品的首選,但是,現實情況并不像有的快遞公司承諾的那樣,“方便、快捷、安全、熱情……”反倒是寄丟、寄壞、寄遲郵件的事情時有發生。近日本報熱線82860085就接到了數起這樣的投訴。
核心事件業務員讓女孩代收郵件
家住興安支路的市民陳女士最近因為和速遞公司之間的糾紛頭痛不已,“女兒的一片孝心,就這樣被‘送丟’了。”昨天她無奈地告訴記者。
陳女士說,大約在半個多月前,女兒從北京給自己寄了一套西服和一雙鞋,在北京小紅馬快遞公司辦理了快遞業務,但過了3天還沒收到。于是,陳女士找到小紅馬青島連鎖快遞公司,公司稱貨已到,但是送到陳女士家時家里沒人,于是就交給對門一個小女孩了。
經了解,事情是:業務員讓陳女士的鄰居,一名10歲的小女孩代收了包裹,小女孩說拿到包裹后害怕,就給放到陳女士門口了,結果就不翼而飛了。
公司方說,主人不在請熟悉人代收轉交是允許的,當時業務員發現這個小女孩身高有168厘米左右了,而且還是鄰居,認為應該沒問題,沒想到會出事。而陳女士說,一個10歲的小女孩屬于法律界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外貌也能看出來,業務員怎么能交給她呢?再說單子上也有電話,業務員為何不能打一個電話說一聲呢?給了小孩也應該打電話說一聲啊。
陳女士說,丟失的貨物價值1600多元,應該賠償。自己也多次打電話和小紅馬聯系過,他們說叫北京處理,后來又說自己不管了。
昨天下午,青島小紅馬快遞公司負責人邵先生告訴記者,出現這種事故,按公司規定,應由發件人找到發件公司索賠。也就是說,貨雖然是在青島公司弄丟的,但也應由陳女士的女兒找到辦理業務的北京小紅馬公司索賠。目前,公司已經向北京的公司出具了一個證明,并將賠償款500元送到了北京的公司,賠償標準是丟失5公斤以內的貨物賠償500元。
業內看法快遞市場管理不到位
近段時間以來,本報接到了數起快遞公司丟失顧客物品的電話,對貨物丟失和丟失的賠償感到不滿。一業內人士分析說,快遞市場投訴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場混亂,快遞企業的門檻很低,對運輸工具和辦公場地的要求不高,很多人在寫字樓里租一間辦公室就能開展業務,注冊資金也不高,因此整體呈現良莠不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狀況,全國的快遞市場也處于一個較為混亂的狀態,并且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在某些地區,還查出了一些黑快遞公司,這類公司比正規注冊的企業還要多。
消協提醒應該注意自我保護
記者從市消協了解到,目前,快遞市場這一塊沒有明確的法律約束,很多消費者到消協投訴,消協也只能調解,如調解不成,有的人感覺為了幾百或者幾千元的貨物打官司賠不起這個時間,就只能自認倒霉。
消協工作人員提醒說,在選擇快遞公司時應注意下列3點:盡量選擇誠信度高、售后服務好的大公司;易損物品應注明,貴重物品要保值,以便明確責任;要在快遞單上寫清楚收件人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快遞公司能及時與寄、收件人取得聯系。(和聲)
■相關新聞
郵件已到值班員說沒有三個長途站白跑三小時
一家快遞公司的職員馬先生這兩天很郁悶,快遞業務卻遭遇到了“慢遞”:客戶通過長途車托運來的物品本來已經到了,車站工作人員卻讓自己白跑了三個多小時。
19日下午,馬先生到利津路長途汽車站行李房小件寄存處取一客戶的樣品檢驗報告,本來下午1時就到了,馬先生1時50分過去取時,寄存處一男性工作人員說“沒這個車”。馬先生打電話給客戶,確認車號沒錯,馬先生又打了司機的電話,司機說確實是放在利津路長途站。馬先生第二次過去,該工作人員還是說“這里沒這輛車”。馬先生又給公司打電話,公司值班調度說要不查一下其他車站,馬先生又跑去了內蒙古路長途汽車站和四方長途汽車站,都沒有。于是又返回利津路長途汽車站寄存處,對一個女同志說了說情況,女同志拿過記錄來,一眼就看到了3673這輛車。他質問剛才那個男工作人員為什么說沒有,對方態度變得很不好。
馬先生說,幾分鐘的事搞了三個小時,真是希望不要再碰到這樣的“慢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