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嗯。”“你能跟我說說你現在的心情嗎?”“不能。”“老師告訴我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不聰明。”“你手上的疤是煙頭燙的?”“嗯。”除了嘴唇微動,心理輔導師面前的失足少年戴寧遠面無表情,甚至不肯抬頭看看輔導師。因為參與敲詐勒索,17歲的他被關進看守所。
&n
bsp; 為買電腦敲詐勒索
5月24日凌晨4時,市南公安分局金門路派出所的民警巡查到逍遙花園,一輛微型面包車上3個男子鬼鬼祟祟躲避著警察的目光,警方認為3人形跡可疑,對車進行了檢查,面包車上有3副外地車牌。三人供述,從5月初開始他們在市內撬盜外地車輛車牌30多副。得手后,他們用報紙包住車牌,藏在一些公話亭下面,然后在被撬車上用不干膠貼上敲詐的價碼和指定匯款賬戶,要車主拿錢贖牌。一般每個車牌要價400元。如果成交,3人會告訴車主車牌藏在何處公話亭下,讓車主自己去拿。在他們的指認下,民警從30多處公話亭下搜出了30多副被盜車牌。
心理輔導幫他認錯
三人被市南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敲詐勒索罪起訴,其中就有當時16歲的戴寧遠。為讓他認識到錯誤爭取寬大處理,檢察官帶著心理輔導師走進看守所。
見到穿著制服的檢察官,戴寧遠并不像其他同齡人那樣緊張,他低頭坐著,摸索著胳膊上的燙傷,漫不經心地回答著問題。
“你的名字很好聽,有什么意義?”心理輔導師改變策略,用名字為突破口找話題。名字是戴寧遠的爺爺起的,他說這個名字意思是“永遠安寧”,爺爺要他一生平安。說到家人,戴寧遠打開了話匣子,他說起爺爺對自己有多好,說起自己犯罪后家人不敢讓爺爺知道。“都是上網害的,我拿煙頭燙胳膊,出去偷車牌都是為了上網。”他告訴輔導師,他從初中開始上網,為了能更方便地玩網絡游戲,他曾要求父母給自己買臺電腦。“他們一口回絕了,他們知道我上網就是玩游戲,所以不給我買電腦。”從小被家人寵愛的戴寧遠第一次沒能實現自己的愿望,他并沒有哭鬧,他有另一套辦法逼父母妥協。“我拿煙頭燙自己,表明買電腦的決心,他們看見就會心疼,就會答應去買電腦。”他給輔導師看自己的胳膊,白皙的皮膚上有近10個燙傷的痕跡,一邊展示,一邊露出淺淺的笑,顯得很得意。
因為父母還不肯滿足他的要求,戴寧遠參加了詐騙團伙,打算自己賺錢。
心理輔導師和戴寧遠做了個游戲,把一張白紙對折后撕去一個角,“你現在就是一張白紙,雖然有一個小孔,但幸好孔還不大,通過你的努力,你一定會把這個小孔補上的。”戴寧遠默默地點點頭。
認罪態度好從輕判
因戴寧遠悔罪態度誠懇,且是未成年人,近日他被法院從輕判決拘役5個月。市南檢察院表示,從今年4月份設立我省政法系統首個青少年犯罪心理輔導站開始,檢察院已經對十多名青少年嫌疑人成功進行了心理矯治,讓他們認清自己的罪行并端正態度去爭取寬大處理。趙黎
郝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