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的問世,令證券市場上的奧運概念不再局限于體育設施的建設、建筑材料的生產……一些獲得福娃生產授權和銷售授權的企業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
目前,有數家企業已經獲得福娃的生產授權,有上市公司的相關企業,也有非上市企業。
曾經在北京申奧成功后,中體產業(資訊 行情
論壇)()
等奧運概念股時不時會掀起一陣奧運風潮,但這些往往是游資的概念性炒作;如今,2008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面世,令相關獲得授權的企業將在其損益表上反映出實實在在的利潤。
“吉祥物背后的市場是巨大的,這一點不容置疑。”資深行業研究員如是說。
在央視關于奧運會吉祥物的調查中,抽樣的人中高達83%的比例表示會買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據介紹,奧運產品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北京奧組委;奧運特許產品生產商——在奧組委的授權下按照相關機構和市場的要求生產相關奧運產品,賺取生產加工利潤;奧運特許產品零售商——通過這些渠道將奧運產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
在這個產業鏈中,奧運特許產品生產商和奧運特許產品零售商是最可能受到投資者關注的對象。
一家獲得相關授權的企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生產企業的利潤的確會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不過并不會像市場預估的那樣,可以令企業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公司對于未來生產奧運產品的利潤也沒有經過預測和量化。
長江證券分析師認為,奧運吉祥物“福娃”剛揭開面紗幾天時間,企業對相關產品的批量生產還需要時間,但相關公司如果能獲取這個授權,賺取比以往高的利潤是可以期待的。
該分析師認為,可以預計,奧運經濟的概念會再一次熱起來,關注2008年奧運開幕之前的相關經濟和行業的動態,或許能獲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