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經醫生檢查,王先生已經基本康復,很快就能出院了 |
|
&
nbsp;誤沾老鼠他與死神搏一回
膠南養魚人患上出血熱,經醫院搶救10小時闖出“死亡區”
在膠南海邊養魚的王先生突發高燒,各項生命指標急速跌進“死亡區域”。經過10小時的連續血液濾毒,王先生終于闖出“死亡區”。昨日,逐漸康復的王先生說:“小老鼠差點奪走我的命。”
“感冒”四天突休克
“真是太懸了,我差點就沒機會曬太陽了。”昨天下午,記者趕到401醫院傳染科病房時王先生說,他在膠南包了一塊海域養魚。他住的小屋里經常有老鼠,但他一直未放在心上。10月29日那天,他莫名發起燒來,而且面色紅潤。他以為感冒了,到當地診所買了幾片藥吃。但藥片根本不起作用,除了發燒,他還眼疼、腰疼。11月2日早晨,王先生突然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全身浮腫,眼珠鼓了出來。朋友趕緊將他送到當地醫院搶救,此時他已經陷入休克,皮膚上出現大片淤血。醫生診斷為出血熱,因為延誤了治療,他的腎臟已經嚴重受損。
10小時“篩”走毒素
當天下午2時許,401醫院收到來自膠南的求救電話,傳染科主任薛佩蓮領著急救小組直奔膠南。在返回市區的途中,王先生已經陷入昏迷,腎功能臨近衰竭。
晚上8時許,救護車回到醫院,王先生的血液此時已經開始凝固。他被急速推進透析室,開始接受血液過濾。“凝血控制住了,各項指標開始恢復!”10個小時后,腎病中心副主任丁蘇青給家人傳出好消息:王先生闖出“死亡區”,脫離生命危險。
出血熱進入高發期
“王先生可能是誤食或接觸了老鼠的分泌物。”薛佩蓮主任介紹,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熱的高發期,病人初期癥狀與感冒相似,很容易被誤診。出血熱是由帶病毒的老鼠等動物傳染給人類的,發病主要集中在農村和城市郊區等地,誤吃被老鼠污染過的食物、接觸帶病老鼠的分泌物等都可能感染得病。
市民要做到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清潔,防止食物被老鼠糞便污染,并可注射疫苗預防。如果出現頭疼、眼眶疼、腰疼,面部、頸部、前胸部皮膚潮紅的情況,應警惕患出血熱,及時到醫院就診。(記者
聶向鋒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