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告誡青少年:“裸聊”不是兒戲
據近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網絡犯罪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犯罪年齡呈低齡化,而這個年齡段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有上網習慣。在女教師“火焰”因“裸聊”被要挾強奸案中,嫌犯王某僅22歲,很有代表性。
同時,從凈化網絡環境和網絡虛
擬空間的角度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視頻聊天室設立主持人,并招攬會員,組織網上淫穢表演,嚴重污染網絡環境,損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據介紹,在本次打擊利用互聯網視頻聊天等從事淫穢色情活動專項行動中,公安機關打擊的重點對象就是淫穢色情視頻聊天室的開辦者、經營者以及淫穢色情表演的組織者、策劃者;淫穢色情網站的開辦者、維護者;將淫穢色情網站服務期設在境外,但在境內收費的網站主辦人和其他相關負責人員;利用提供淫穢信息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
杭州市余杭區網監大隊大隊長駱樹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教育廣大網民,“裸聊”不是兒戲,對于正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這類犯罪尤為值得警惕。對從事這方面的不法人員來說,這是犯罪行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也因此類違法犯罪行為被警方抓獲。
今年10月17日,黑龍江省公安廳網監總隊偵破了一起馮某組織他人進行網絡淫穢表演的案件。從警方提供的資料看,在已經被抓獲的10多名涉案嫌疑人中,絕大多數是20歲以下的少男少女,最小的剛滿16歲,主犯馮某也不過是位24歲的少婦。有的還是某知名大學化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剛剛走出大學校門1年多。
“我光知道賣淫是違法的”,一名年輕的嫌犯對記者說。
有社會學家認為,網絡色情犯罪雖然沒有兇殺案那樣血腥,但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尤其是對青少年,他們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對不良信息的辨別和抵御能力比較差,一旦沾染色情網站這種精神鴉片,后果不堪設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健康的網絡環境關系到整個下一代的成長。
“讓青少年遠離網上色情視頻聊天!”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副處長衛琪表示,從目前破獲的一些案件來看,涉案者有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他提醒廣大網民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要潔身自好,不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專家:治理“裸聊”應網上網下結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中心秘書長、著名網絡評論家姜奇平認為,網上色情從最早的文字圖片,到視頻(如色情小電影),再到“裸聊”,已成為一個全社會關注的沉重話題。政府對這方面加強監管,是應該的,它有利于建立一個良好有序的網上空間。
“當前在這方面的打擊上,法律也還是缺位,但在實踐中可以得到慢慢規范和改進。”姜奇平說,在法律的執行層面,要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警方在辦案時的取證方面。即在警方辦案時網監應做到理直氣壯———“如果你撞到了槍口上,我有辦法對付你!”
近年來,手機短信詐騙和利用手機網上注冊進行網絡犯罪呈蔓延之勢,社會各界有關手機實名制的呼聲日盛。那么,打擊網絡犯罪是否要實行手機實名制?姜奇平表示,這還需要探討,很難說一旦實行手機實名制以后,利就一定大于弊,這還有一個高科技產品和國際接軌的問題,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尊重公民的個人權利。
“不能因為這種違法犯罪行為是在網上發生,我們就讓它在網上消失,這更需要在網下打擊。”姜奇平說,“實際上互聯網使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犯罪機會,但也讓這些違法犯罪分子有了更多的網上暴露的機會,對于公安部門來說,這實際上多了一個網上追擊和打擊的機會!”
本報北京11月14日電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