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中國互聯網絡熱點調查報告(2004)
這邊eBay易趣和淘寶網正打得不可開交,那邊當當網和騰訊正在大舉進入C2C領域,然而,C2
C模式在中國卻幾乎沒有任何盈利可言,當當網聯合總裁李國慶接受本報采訪時更是自爆其短,稱網上購物仍存在價格不低、假貨不少等五大硬傷,他預計這一市場真正成熟還要再等四年。
免費策略攪局網絡購物
以圖書銷售起家(B2C)的當當網日前宣布將進軍C2C領域。據悉,當當網的C2C交易系統將在11月底正式上線運行,并首次承諾在2006年注冊的用戶將享受終身免費。同時記者了解到,騰訊也在近日推出自己的C2C網站“拍拍網”,打的也是免費招牌。兩者被業內人士稱為今年C2C市場的攪局者。
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當當網聯合總裁李國慶認為目前C2C仍有不少硬傷。
硬傷一 網上商品價格并不低
首先,李國慶指出,網上商品的價格并不如想象得那么低。記者在某購物網上也看到,有些商品所標的原價甚至會比網下的要貴,就算一些產品標價便宜,但等買到手時算算網費、電話費等總賬,再加上運費,就不像想象中那么劃算了。有些商品號稱價格比市場價格低40%,但總是缺貨,實際上消費者并不能以此價購買到此商品。
記者采訪行內人士了解到,網絡商品的價格優勢更多是和較大規模的商場比較,和超市的商品價格是不能進行比較的。
硬傷二 商品真假難辨
李國慶說,由于購買者對網上商品的了解只能通過圖片和文字描述來完成,而有些商品的描述語言模棱兩可,容易使人對商品的認識產生歧異。
記者調查發現,商品質量是用戶網上購物時關心最多的問題之一。網上許多產品都把說明弄得天花亂墜,但消費者購買之后,發現實物與網上圖形不一致,或者是二手產品,尺寸有問題或者贈品缺失,有的甚至還是假貨。
李國慶說,網站應該保證商品的進貨渠道正規,一般直接從廠家進貨,要求其出示相應資質證明,對于圖書音像品等,還要廠商出示版權所有的證明。
硬傷三 缺乏經營資質的審查
網上商店的資質驗證包括特許經營證明、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如果是音像圖書等出版物,還需要提供出版物發行經營許可證等。李國慶說,當當網對凡是銷售達到5萬元的商戶必須收取保證金,而且,7~15天內沒有貨品質量糾紛才給商戶結算。
硬傷四 缺乏新貨和獨特商品
李國慶說,網上購物對商品獨特性要求很高,互聯網就是省掉中間環節才有利潤空間,而很多網上商戶不過是把傳統渠道的商品簡單地搬到網上來賣,充當二道販子,這樣注定無法吸引顧客。
硬傷五 二手市場未得到開發
最后一點,李國慶認為網站沒有在二手市場上下工夫,沒意識到舊貨對顧客創造的價值,他認為eBay等國外購物網站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很多顧客把在網上淘二手貨作為一種樂趣。(記者薛松)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