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1月12日電 公安部等三部委本月起聯手"嚴打"違法短信
"本公司長期代辦各種網上文憑,證件,經營二手汽車,竊聽器,迷魂藥,印鈔機,槍支彈藥,聯系人*先生,手機***********"
"大連小姐,美麗大
方、性感迷人;北京佳麗菲兒,溫馨雅致,柔美如蘭……"
"喂,昨天在街上打招呼怎么不理我啊。知道我是誰了嗎,別說你還沒想起來!這樣吧,你發短信**到******,看我給你的留言吧,還有我的相冊呢"
幾乎所有手機用戶都收到過類似短信,一旦回復,面臨的將不僅是每月數十至數百元的高額信息費,還可能會跟"犯罪"扯上聯系。
公安部、信息產業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從11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手機違法短信息治理工作。
這次手機違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的重點是廣大群眾接觸多、影響大、反映強烈的違法發送手機短信息行為,具體說來包括"黑五類":一、假冒銀行或銀聯名義發送手機違法短信息進行詐騙或者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二、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內容或者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的;三、非法銷售槍支、彈藥、爆炸物、走私車、毒品、迷魂藥、淫穢物品、假鈔、假發票或者明知是犯罪所得贓物的;四、發布假中獎、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誘、介紹他人賣淫嫖娼的;五、多次發送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含有其他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的內容的。
三部委同時要求,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舉報電話和舉報網站,積極發動群眾,及時獲取利用手機違法短信息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線索。由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直接受理群眾對手機違法短信息的舉報,對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線索堅決依法查處,并根據情況通過有關部門對涉案手機停止服務,對涉案銀行賬戶予以凍結,同時依據違法犯罪行為的性質、情節及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依法追究有關涉案人員的責任。
這意味著,用戶今后收到垃圾短信,大可不必一刪了之、無可奈何了。
山東運營商斬斷違規SP"黑手"
違法犯罪短信可以嚴打,那么夠不上"犯罪"級別的不良短信如何清理呢?我國移動通信增值業務發展至今,市場逐步規范,用戶的消費行為也一天天成熟,SP(服務提供商)、CP(內容提供商)們想要明目張膽地"斂財"已經不可能了,當然更不會去觸動"違法犯罪"的界限。限制他們的違規信息服務,主要力度來源于運營商的監管環節。
山東移動在全省17個地市全部建立了不良信息投訴舉報平臺,投訴渠道包括1860、移動營業廳、移動網站及短信等。山東移動數據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用戶受到不良短信的騷擾,往往是投訴無門,或者投訴無用,所以有的用戶也逐漸麻木了,收到不良短信就是一刪了之。其實早就不必再吃這種啞巴虧。只要被用戶投訴的SP,我們都會逐條追查處理。SP違規私自修改業務內容的、發布不良信息的,一經發現,都會給出撤消業務、暫停或停止合作的處罰,這是經濟層面的監管;重者則送交公安機關處理。在點對點發送不良信息方面,我們也已經采取了多種手段進行清理。"
該負責人同時針對目前的中獎、信用卡類詐騙短信提示用戶做到"四不要":不要輕信虛假信息;不要撥打短信中的陌生電話;不要泄漏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卡信息;不要將資金轉入陌生的賬戶。
在山東聯通,目前接入業務的SP商有300家以上。今年10月,山東聯通新業務部總經理徐文欣發布了一封致各業務合作單位的公開信,公布自己的郵箱,并坦言"必須營造一個規范的新業務市場運營環境"。
山東聯通SPMS(SP管理系統)新平臺于今年5月份正式啟用。截至目前,平臺上已先后5次公布違規SP處罰通告。名單中既包括9月15日被中國聯通總部通報的搜狐、騰訊、新浪及人民網等知名網站,也有被山東聯通通報的上海美通和山東大眾、濟南舜網等省內主流媒體和網站。處罰原因包括"在未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情況下向用戶收取費用。向聯通在信SP管理平臺(SPMS)倒入虛假數據。""利用技術手段欺騙、強迫或私自給用戶定制,惡意對用戶多計費、計錯費。"或者"因SP技術原因造成大量點播用戶扣取包月費用。"
不論故意還是無意,觸犯用戶利益即處罰,"鐵面"程度可見一斑。
對此,徐文欣說,"根據現行的增值業務業內合作模式,運營商提供信息發送通道及向手機用戶代收費,SP商必須在運營商搭建的管理平臺上接入業務,接受運營商的管理規則限制,向用戶提供規范、優質的服務。這也是聯通不惜人力物力成本,開發SPMS系統的目的所在。如果把運營商比喻成大賽組委會,制定比賽規則并裁判;那么SP商就是參賽運動員,公平競爭,違禁或犯規都將受到處罰。"
"群眾一直對運營商與SP商'利益均沾'、對SP商的違規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非常不滿。我公開郵箱,一個目的也是為了防止某些SP與聯通內部個別人員出現暗中交易。"
"規范"并不意味著"掐滅"。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至今,手機功能不斷翻新,SP增值業務提供的豐富多彩的信息、圖片、鈴音、WAP、游戲等服務,都已經成為用戶愛不釋手的日常娛樂。徐文欣說,"規范市場的途徑,需要以正規、優質的業務內容,逐步覆蓋用戶,劣質業務了失去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被杜絕。明年山東聯通在繼續完善SP管理系統的同時,將會主推幾項質量較好、用戶也喜聞樂見的新業務,比如音樂炫鈴、新華社提供的新聞短信、氣象局提供的氣象預報等等。"
近期公安機關查處的手機違法短信案例
案例一:福州市 假冒銀聯名義謊稱用戶銀行卡被復制盜用
今年3月份以來,福州有不法分子冒用中國銀聯名義,發送手機短信給銀行卡用戶,謊稱用戶的銀行卡已被人復制盜用,誘騙用戶更改數據信息。一旦用戶上當詢問,犯罪嫌疑人就利用群眾信任銀行的心理,步步誘騙用戶將銀行卡內的資金轉到所謂"銀行賬號"上(即犯罪分子開設的賬號)。兩個月的時間里,已有多名群眾被騙,被騙金額達數十萬元。福建省公安廳于7月13日一舉端掉該犯罪團伙。
案例二:南昌市 短信告知銀行卡發生商場刷卡消費
手機用戶收到短信被告知所使用的銀行卡發生商場刷卡消費,請事主確認,事主按照短信所留方式進行操作后,均被詐騙巨額資金。僅9月份,南昌市就發生此類案件13起。經查,犯罪分子事先購買短信發射器、電子傳輸、接收服務器、電腦等作案工具,采取異地遠程發送短信方式實施作案,分工明確,手段隱蔽。10月9日,南昌市警方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5人。
案例三:金昌市 辦證辦文憑"先打款后辦證"
今年4月,王某等5人攜帶大量手機和短信群發器及各類銀行儲蓄卡從湖南省婁底市乘火車出發,到達甘肅金昌市,在當地購買了大量手機卡,并通過群發器向天津等地發送辦理各類證件、文憑、兌換假人民幣等內容的信息1萬余條。他們以"先打款后辦證"為借口實施詐騙,涉案金額2萬余元。
案例四:上海市 最先進網絡通訊技術拿來詐騙
8月19日以來,上海市浦東新區先后發生多起短信詐騙案件,受害人中有外國籍人員、國內知名人士、公務員及普通群眾。犯罪集團采用當前最先進的網絡通訊技術和鐵通公司虛擬電話捆綁、轉接技術實施詐騙。其成員冒充銀行發卡中心工作人員,利用短信群發技術,向上海市手機用戶發布銀行卡消費確認的虛假短信,待受害者回電質詢時,以受害者銀行卡信息泄漏為由,提供虛假的公安局電話,誘騙受害者撥打,并按照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操作程序在ATM機上進行存款封存,實際上是將受害者卡內的現金轉移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號。犯罪集團主要頭目坐鎮臺灣,遙控指揮不法分子在內地大肆詐騙,所得贓款轉移至臺灣。上海警方輾轉滬、蘇、豫、閩等省市,于10月29日在廈門市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