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上漲之勢逆轉從二季度的7.46%下降到三季度的6.87%
在經歷了從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續上升之后,金融機構人民幣1年期固定利率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的增長態勢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現了逆轉,而且幅度非常大,第三季度的固定貸款利率甚至已經低于今年第一季度。
銀行貸款分為固定利率貸
款和浮動利率貸款,固定利率貸款約占總貸款的90%左右,今年第三季度固定利率貸款占比則為92.7%。根據央行日前公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第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1年期固定利率貸款平均加權利率為6.87%,為基準利率(2004
年10 月29
日以來為5.58%)的1.23倍。而在去年10月份加息后的第四季度,以及今年的第一、第二季度,固定利率貸款平均加權利率分別為6.75%、6.98%和7.46%。
“三季度1年期固定利率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水平比二季度降幅達0.6個百分點,這個幅度非常之大,變化明顯。”一位國有商業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根據央行對全國金融機構第三季度貸款利率浮動情況的統計顯示,第三季度金融機構發放的全部貸款中,實行下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為21.77%,比上季度上升3.05個百分點;實行基準利率的貸款占比為24.64%,比上季度上升2.68個百分點;實行上浮利率的貸款占比為53.59%,比上季度下降5.73個百分點。
前述國有商業銀行的人士表示,這個現象的背后,一是銀行更加注重客戶結構,新增貸款中優質客戶所占比例提升,因此貸款利率下浮比例加大;二是為達到全年貸款指標,銀行降低短期貸款利率以求擴大信貸投放,而且現在市場短期利率比管制利率要低,企業又發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券,這些低成本融資對銀行短期貸款投放造成了沖擊。
央行研究局局長唐旭本月初曾提及了這一現象。他說:“現在銀行在貸款投放方面搶大客戶,貸款集中度高,信貸投放向優質客戶集中,但這意味著銀行利息收入的降低,因為優質客戶對應的是優惠的貸款利率。有相當部分貸款是直接以9折的折扣投放出去的。”
針對銀行信貸向優質客戶集中的現象,央行在報告中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地區的信貸集中狀況以及信貸風險的動態評估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央行表示,將建立商業銀行存貸款期限錯配按季監測分析制度,促進商業銀行提高流動性管理能力,加強和完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綜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