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居民住宅供熱室內溫度測量規范 (由青島市質量監督局和青島市市政公用局聯合發布)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本規范適用于《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的對居民供熱室內溫度進行的測量
活動,按熱能、流量等方式結算的用戶不適用于本規范。 第三條室溫測量使用的計量器具、輔助測量設備及其要求:
(一)測量溫度用計量器具最小分度值應不大于0.1℃,選用的數字溫度測量儀在(9~21)℃溫度范圍的最大允許誤差應小于等于±0.3℃。
(二)配置支架、10m鋼卷尺、150mm鋼直尺、電子秒表分別用于放置溫度計量器具、確定測量點位置和記時。
(三)測量溫度使用的計量器具應具有《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標志、編號,進口的計量器具應符合《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
(四)測溫用的計量器具必須按規定的周期到法定技術機構進行檢定/校準,保證檢定/校準封記完好。現場測量居民室內溫度時,必須攜帶并出示有效期內的檢定/校準證書。
(五)下列溫度計量器具不得用于測量居民室內溫度:紅外線測溫儀、激光測溫儀等需要通過探頭或其他方式獲取物體表面溫度的計量器具,或帶有調節、存儲等功能的溫度計量器具。
第四條測量點應處于被測房間的中央,具體位置按以下規定確定:
(一)單個房間以距實際空間的地面對角線交匯點正上方(1.00±0.03)米處為測量點,實際測量點偏離測量點的水平距離誤差不大于5厘米。
(二)如果所測房間與走廊等處相連,應以主房間的中央位置為測量點。
(三)特殊形狀的房間,需根據幾何平面圖的中心點現場確定中央位置。
中央位置難以準確確定的,可不受以上條件的限制,在不違背《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采用雙方認可的簡易方法共同確定測量點位置。
第五條到居民家中進行室內溫度測量的工作人員應具有溫度計量專業知識,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以下簡稱第三方)進行室內溫度測量時,不得少于2人。第二章受理程序
第六條居民對居室供熱溫度有疑義時,應先向供熱單位申請測溫,供熱單位接到申請后,按《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安排現場測量。
第七條對供熱單位測量的溫度值有異議的,居民和供熱單位均可向第三方提出溫度測量申請。第三方受理申請后,應與申請方約定現場測溫的時間,并按時前往現場測溫。
第八條委托人向供熱單位申請溫度測量的,由供熱單位免費提供測溫服務。
委托人向第三方申請溫度公正測量的,應在申請時預先交納測量費,按約定的時間接受室溫測量。
第九條溫度測量的收費,按市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執行。第三章測量程序
第十條測量室溫時,應將計量器具置于第四條所規定的位置,關閉所測房間的門窗,保持溫度。待室溫穩定10分鐘后開始讀數,每隔3分鐘讀取一次,共讀取三次。取其算術平均值為實測結果。
若第一組測量結果未達到標準要求,可間隔10分鐘,重復上款測量步驟。
若仍達不到規定溫度,于測量開始2小時后進行最終測量。此時測量的溫度值為最終結果。
若在2小時內的某一組測量結果達到標準,可終止測量過程,室溫判為合格。
第十一條測量記錄
(一)使用溫度計量器具測量居民室內溫度時,測量人員應在現場如實記錄測量的原始數據(格式參見附表1)。
(二)測量人員現場應對測得的數據進行處理,確定測量結果。(三)測量人、委托人均應在現場對測量記錄簽字確認。第十二條測量報告
(一)供熱單位在原始記錄中已明確測量結論并記明實測數據的,可不另行出具測量報告,但應向申請人提供記錄的副本一份。
(二)第三方應在完成現場測量的5個工作日內出具檢測報告。
(三)委托方應及時到第三方領取檢測報告。第四章附則
第十三條因用戶裝修、裝飾等原因,可能造成熱量不能有效傳遞的,原則上不受理測溫申請,委托人堅持要求測量的,測量人員在現場測量記錄中應如實記錄現場情況,并由委托人簽字后,方可進行測量。
第十四條其他以供熱面積為結算依據,向單位集中供熱的,其室內溫度的測量,可參照本規范執行,溫度標準等以合同約定為準。
第十五條本規范由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和青島市市政公用局負責解釋。第十六條本規范自2005年11月15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