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童曙泉)
近日有媒體報道,從神舟八號開始至神舟十號,我國的載人飛船發射頻率有望大大增加,達到一月一發的水平。《100個航天秘密》作者、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資深研究員蔣宇平昨天表示,這是“不可能的”。
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神八”“神九”“神十”之所以連發,是因為這三次發射
擔負建設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任務,需要連續發射,以盡快完成空間實驗室的組裝。
“這在國際上都是沒有先例的。”蔣宇平向記者表示,“一月一發”的說法是不可靠的。“建設我國的太空實驗室,是我國載人航天的第二階段目標。其規模比第三階段建造永久性太空站要小得多,并不需要進行連續多次發射太空艙組裝。”蔣宇平表示:“載人航天工程遠比發射人造衛星復雜,每一步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研究,才能解決面臨的新問題。”
另外,“一月一發”也超出了發射場的承受能力。蔣宇平告訴記者,每發射一次載人飛船,發射場需要準備約一個月時間。中間每個環節都直接關系到發射成功與否,不能有絲毫疏忽。而且,載人航天動輒需要花費上十億元,連續發射也會對國家財政形成很大壓力。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