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海水、實習記者火焰/北京報道
院長朱明發短消息給本刊記者:不服我們可以玩玩2004年8月初,本刊第38期發表封面文章:《北京新興醫院“神話”》。我們對一個曾經以極高頻率出現在中國公眾面前、以治療不孕不育著稱的民營醫院進行了質疑。
報道被成百上千家的媒體轉載,“北京
新興醫院現象”成為公眾話題,本刊報道甚至被稱為“新興醫院事件”。有關名人和廣告的關系、醫療廣告該不該取消、新興醫院是否構成欺詐、政府該如何作為等話題成為公眾談資。
在《北京新興醫院“神話”》報道刊發后,本刊負責人被不明身份的人告之:你家在哪里,你老婆孩子在哪里,我們都清楚。
參與報道的幾名記者多次受到威脅,有的記者被不明身份的人跟蹤,還有不明身份的人以各種名義到本刊北京采訪中心尋找記者本人。
一年后,北京新興醫院還在營業。在國家級電視臺,新興醫院的廣告依然火爆,但是,已去除了名人和夸張的內容。
在本刊和北京《新京報》等媒體的報道中提出的醫院夸大宣傳院長醫生的資質等問題,有關部門還沒有給公眾一個完整的答復。
2004年12月11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舉辦了一次輿論監督研討會,在場的觀眾向本刊一位負責人提了一個問題:你們做了“北京新興醫院神話”的“報道”,但是人家還是好好的,你們是不是會感到很無奈?
本刊負責人回答:我們只能決定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曝光它,至于制造問題的人或者機構會不會受到懲罰,已非媒體所能左右,如果問我們該怎么辦,我只能回答你:尋找下一個問題。
最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對新興醫院進行了回訪。
兩個病例
2005年8月20日下午2點,一個即興宣傳小品在北京新興醫院門診部大廳上演。穿淺粉色制服的護士小姐客串主持人,用麥克風把大廳里的患者招攏來,一位“主任”領著兩位患者現場說法,旁邊則另有護士小姐舉著便攜DV跟拍。
原來,一對患者來醫院復診,檢驗結果出來,女方懷孕了,醫生要把這個好消息立即告訴大家。在一番對懷孕速度之快表示驚喜的表白之后,這位“主任”說,“你們兩位來新興醫院看病,可謂是頂風上啊,前段時間有些不負責任的媒體說我們這個,說我們那個。事實證明,新興醫院是有技術的。”
幾乎與此同時,來自云南富源縣的趙雄帶著老婆邁出了新興醫院大門,大廳里的一幕他已無心欣賞。這天上午,趙雄兩口子來到新興醫院,遵醫囑做了三項檢查,下午拿到檢驗報告,結果跟在云南時一樣,檢出精子數為零。
趙雄說,接診的陳德貨主任告訴他們,從檢驗結果看,“希望渺茫,如果有經濟條件就吃三個療程的藥;如果沒有條件就算了。”
在醫院門口,趙雄和老婆發生了分歧。老婆說,來回機票加住宿6000多元,檢查又是2000元,就這么算了?陳主任不是說吃三個療程試試嗎?
“希望又不大,三個療程又得9000多塊錢呢。”
“要不再去長江醫院試試?”老婆不情愿地跟上趙雄的腳步。
趙雄此行,兩人路費、住宿花了6000元,再加上1896元檢查費,是這個生活在西南邊陲的小家庭一年的總收入。“都是必須花的錢!”趙雄告訴記者,“我拿著在昆明做的(檢出精子數為零的)檢查單子,問陳主任,是不是不需要再做檢查了,陳主任把單子丟到一邊說,你們那邊的儀器不行,檢查結果沒有參考價值,要重新做。”
褪色的神話
趙雄不遠千里來到北京,是因為看到電視上新興醫院的廣告。他們按照電視廣告上的電話號碼打過來咨詢,院方非常熱情,邀請他們來京診治,并免費寄去兩本小冊子,“其中一本上登著新興醫院治好的病例,我一看不少呢,心想云南這邊沒辦法,北京大醫院那可說不定。”
從新興醫院出來,趙雄終于明白,別人是別人,他是他。他這樣的病例永遠不會登上新興醫院的小冊子,也不可能像那位“勝出”的選手一樣,被醫生、護士簇擁到大廳中央,接受大家的歡呼。
記者給了趙雄一本一年前報道“北京新興醫院神話”的那期《瞭望東方周刊》。趙雄邊翻邊向記者嘆息:早看到這個,就不花那冤枉錢了,雜志我們看不到,就看見電視上天天放廣告。
“電視還在放新興醫院的廣告?”
“放,好幾個衛視臺都在放。”
“不是說廣告有變化了嗎?”
“你們文化高,能看出來有變化了,我們看起來沒啥不一樣。”
新興醫院還搞出了郵寄宣傳小冊子等營銷策略創新,但盡管如此,來北京新興醫院就診的人數卻已經很少。
2005年8月20日是星期六,記者守候在新興醫院門口目測統計,整個下午來新興醫院就診的患者不超過20人。而據這一帶的出租車司機反映,2003年、2004年那會兒,新興醫院門口真可謂車水馬龍。
在新興醫院對面的“峰峰集團駐京辦事處”院內,有一個新興醫院自己開辦的招待所,醫院門診大廳的廣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播放“有需要安排住宿的患者請與醫院保安聯系”。記者在這個招待所看到,入住的患者不足10位,管理員說,現在來住店的人明顯少了,空房很多。以前這個時候,房間是不夠的,經常要加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