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方區洛陽路街道海琴社區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建立起扶貧濟困、鄰里互助、矛盾化解、平安創建、文化宣傳和環境治理等社區建設的長效機制,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和諧社區建設之路。 在扶貧濟困方面,近年來,海琴社區在組織黨員、群眾與困難家庭、弱勢群
眾結對聯戶的基礎上建立了弱勢群體檔案,采取“銷賬式”管理方法,較為直觀地反映了現存弱勢群體的狀況。近三年來,社區居委會共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解決再就業、非正規勞動就業問題累計達104人次。今年為“4045”人員、失業人員解決公益性崗位27個,辦理最低生活保障59人。 在鄰里互助方面,該社區以樓院為單位,社區居委會及各樓長、組長對樓院內各個家庭的生活情況逐一了解,對困難家庭進行登記,動員鄰里之間互通有無,急事、難事相扶相助,努力營造“一家有難眾人幫”的團結互助氛圍。社區還舉辦了“開一扇門,溝通兩家心”主題活動和“海琴之夜”廣場匯演專場納涼晚會,加深鄰里之間的感情,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
在矛盾化解方面,該社區建立健全了社情民意匯集預測機制,時刻關注糾紛隱患和苗頭,及時反饋信息并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處工作,將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使矛盾糾紛解決在社區內。
在平安創建方面,社區黨委在緊密依靠社區民警、協警員的同時,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帶動作用,成立了一支由社區老黨員、享受低保人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等30余人組成的義務治安巡邏隊,為居民看樓護院,巡查不安全因素,社區連續多年未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另外,他們還成立了以居民組長、治安骨干等20余人組成的社區治安信息員隊伍,及時將重要的治安信息報告給社區居委會,使社區不穩定因素和治安隱患及時得到預警,從根本上消除了不安定隱患。
在文化宣傳方面,社區充分發揮120名志愿者的宣傳作用,通過創辦《海琴社區報》、設立宣傳專欄、發放宣傳畫冊、張貼宣傳標語,舉辦學法培訓班、開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講座等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群眾牢固樹立“社區是我家,和諧靠大家”的意識。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平安為主題,在海琴廣場舉辦了“小手拉大手,黨員連群眾,手中彩筆繪平安”活動,廣大黨員帶頭參與,先后有15個家庭、30余人參與,共完成繪畫作品二十余
幅,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在環境治理方面,根據小區劃分,建立了小區管理制度和管理網絡,向全體居民發放了小區居民文明公約,開展了“生活連著你我他”等系列主題活動,使“人人愛護社區環境”的意識深入人心。原新天社區劃歸海琴社區管轄后,積存垃圾共計百余噸,上百平方米的綠地遭到破壞,居民群眾意見非常大。社區居委會通過調查、走訪、座談,摸清了小區情況。在街道辦事處和有關單位的協助下,社區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幫助清運生活垃圾,拔除雜草,使新天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本報記者本報通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