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1日《生活周報》以題為《煙臺“左”派的別樣生活》報道了煙臺左撇子的故事,其中提出一個觀點:家長強行糾正處在語言發育期幼兒左撇子,容易使幼兒發生口吃。此報道引起央視少兒頻道的關注。近日該頻道和本報合作制作了一期《左撇子的故事》。節目中,本報記者夏藝萌和煙臺左撇子男孩宮寅斌、左撇子奇才
王春靜一同成為受訪嘉賓。對小孩子左撇子要不要糾正,糾正了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家長該怎樣引導左撇子的孩子協調四肢的發育?節目給出了答案:家長不要過度糾正孩子的“左撇子”,否則會給其生理以及心理發育帶來不利影響。
左撇子不是病
左撇子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的發育情況。人類大腦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腦主管語言、邏輯、書寫及右側肢體運動,右腦主管色彩、空間感、節奏和左側肢體運動。在頻繁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左腦得到更多刺激,相對發達于右腦。左撇子天生右腦為優勢大腦,左側肢體的活動又使右腦得到鍛煉,促成大腦左右半球同樣發達。這種情況對小孩大腦的發育非常有利。
強迫糾正弊端多
處在語言發育期的兒童,家長千萬不要強迫糾正。否則會使孩子已經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從右側改為左側,而3歲左右正是處于學習語言的階段,常常造成原有的語言中樞混亂,最常見的癥狀是口吃,也有的孩子出現唱歌走調、發音不準的現象。
左撇子孩子多呵護
強行糾正左撇子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同樣產生負面影響。一些家長以打罵方式強行糾正,讓孩子對使用左手產生一種罪惡感。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孩子的挫折感、罪惡感、劣等感郁積在胸,勢必影響心理健康,智力發育遲滯,甚至造成神經質。消極心理如長期得不到克服,還容易引起遺尿、失眠、食欲不佳、頭疼、記憶力差等異常表現。家長可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左撇子孩子也是正常人,而且在競爭中更具有某些特別的優勢。同時要加強對孩子的保護。左撇子兒童發生意外事故(包括跌跤、被尖銳硬物割傷、運動中受傷等)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他們的腦結構決定了其身體協調和平衡能力稍差,如聽到聲響(不管來自左方還是右方)時,會把頭一律轉向左側。因此,他們走路、騎車、溜冰時較易摔倒。而生活中的各種用品都是按照右手的使用方便設計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孩子游戲時,家長要細心呵護。(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