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市針對多年來工業“短腿”的現狀,大力實施“補短”戰略,通過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支柱產業、做強特色產業,工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13億元,同比增長3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億元、利稅4.3億元、利潤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8.4%、36.5%、57.9%。
提升傳統產業。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充分挖掘發揮建材礦業和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內在潛力。在建材礦業上,加緊對東源、三菱、寶橋、白洋河四大水泥龍頭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淘汰全部立窯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將由目前的500萬噸提高到800萬噸,同時抓好黃金、滑石行業的資源整合和深度加工。在紡織服裝業方面,以服裝集團、德棉集團等骨干企業為核心,抓好自主品牌打造和上下游企業的配套協作,努力使棲霞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擁有自主品牌的服裝加工生產基地。
培育支柱產業。依托煙臺三大產業集群,著力培育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醫藥化工產業。機械制造業方面,努力做大做強汽車模具、銀云活塞等現有企業,推進投資3億元的重汽特種車和海城高科等新建項目。電子信息產業方面,在膨脹紅壹佰、碩維科技等骨干企業的同時,加快推進永久光電、百競電路板等項目,把棲霞建成煙臺電子產業集群的配套基地。食品加工業方面,重點抓好金茂食品、六和肉食等老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快安德食品、燕昊生物等一批新建企業的運作,力爭盡快投達產。醫藥化工業方面,以瀚海化工、中洲制藥等骨干企業為重點,加速規模膨脹,增強產業實力。力爭五年內,四大支柱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92億元、利稅9.2億元。
做強特色產業。壯大蘋果、旅游、風電三大特色產業,全力打造“中國蘋果之都”和“生態旅游城市”品牌。蘋果產業,以搶占國際國內市場制高點為目標,大力推廣綠色、有機蘋果的標準化生產;重點做強源通果汁、歐貝果汁等深加工龍頭企業和德豐食品、冠臣果品等銷售龍頭企業,繁榮蛇窩泊、桃村兩大果品批發市場,把棲霞建設成蘋果產業強市。旅游產業,突出抓好霞光旅游項目建設、牟氏莊園和太虛宮景區改造、艾山溫泉度假村及牙山、艾山旅游開發等重點項目,加快構筑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家樂相互補充、多位一體的大旅游框架,實現從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轉變。風電產業,加快推進風電機組國產化項目,膨脹風電塔筒等配套設備的生產規模,抓好瀚霖風電項目建設,使其成為與觀光旅游融為一體的新興特色產業。(馮寶新 胡國鋒 牟振軍)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