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晨報消息
10月23日,國內首批彩票與公益事業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束。按照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的招生計劃,我國第一批受過專業培訓的“彩票賣家”將從這些人中產生。這些學員出來后,是會成為職業賣家還是職業彩民?
報名者多是公務員
根據北京大學在職公共管理碩士(MPA)的招生簡章,這門叫做“彩票與公益事業管理專業”的課程由北大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與政府管理學院聯合招生,一共招收150人。
10月28日,當記者向北大彩票所詢問報名人數時,執行所長王薛紅博士表示,由于這些情況由國家MPA辦公室管理,目前實際人數、考試情況都不得而知。
對于招收的“職業賣家”,要求是“本科以上學歷,3年以上工作經驗”。“這是專業培訓,而不是資格認證,”彩票所執行所長王薛紅強調,“培養的是中、高層管理人才,他們或許正在從事相關專業,或許想借此機會進入。”
記者了解到,報名者主要是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以公務員居多。
4年要學12門課
面試暫定為2006年1月,開學后,博彩業MPA除了要學習國家教委統一制定的9門基礎課程,還開設了3門必修課——彩票業與公益事業管理導論、彩票業與公益事業管理政策比較研究、彩票營銷管理。其余則包括概率統計學與彩票游戲、彩票的社會負效應和賭博研究、彩票法律比較研究等。
對于10萬元的學費,王薛紅解釋說:“我們針對的是專業人才,但收取的費用只有國際上同等專業的五分之一而已。按照培養方案修滿規定學分并通過論文答辯的學員,將按照北京大學MPA教育工作程序獲得碩士學位。”
學賣還是學買
大多數無緣得到培訓的市民所關心的問題是:這些人一旦受到專業的培訓,是否會從管理者成為“職業彩民”?
王薛紅告訴記者,和人們理解的正好相反,他們所培養的職業管理者,研究的不是彩票業的“規律性”,恰恰是“如何打破規律性”。“彩票說到底就是一個概率統計學,我們最主要的是進行風險控制。比如現號銷售,一方面能夠減少政府的風險,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彩民過度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