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棚戶區面積占全市棚戶區面積的80%,新城區域大片的土地未被開發利用:對市區西部槐蔭區的決策者來說,意味著既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實際上更蘊含著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存量土地。這樣一來,槐蔭區委、區政府提出打造“四園兩區”的發展思路便擁有了充足的底氣。
“大家都
鉚足了勁兒向前跑,槐蔭咋個干法?”連日來,記者在槐蔭區走訪時,在不同場合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每每扯出這個話題時都言辭懇切,“往前沖”的心情相當迫切。
槐蔭區委書記朱玉臣說:“過去發展得慢,我們可以歸結為歷史、區位及政策、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但面對省市對各區、縣(市)加快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面臨政策放寬、權限下放、各地競相發展的新形勢,槐蔭如果不能實現大的跨越,感覺很難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區人民交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在槐蔭人這里,“大經十路發展帶”的噴薄而出就被賦予了極為深遠的意義。雖然“這大半年基本沒開張”,但在西二環立交附近做建材生意的河南人高繼強卻選擇了“堅守”,“只要這座立交橋一通車,咱這生意自然也就活了。干買賣,哪能沒這個眼光!”同精明的生意人高繼強一樣,不少槐蔭人一直在為“大突破”暗中積蓄力量。
槐蔭區委、區政府的決策者認為,以經十路、經一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槐蔭加快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他認為,對于槐蔭區而言,經十路和經一路沿線已承載了不少大項目、大企業,初具規模的汽車經濟園區、西市場商貿中心區和已經啟動的現代物流園區、槐蔭工業園西部片區以及一批高檔次、大規模的房地產項目,都坐落在經十路和經一路沿線兩側。依托現有的項目和產業,發揮經十路和經一路帶動作用,進一步搞好規劃建設和道路整治,必將迅速形成新的帶狀產業集群和經濟發展的隆起帶。
同兄弟縣(市)區不同,槐蔭區新城區域大片的土地未被開發利用,老城區棚戶區面積占全市棚戶區面積的80%;區內有列全國第三位的鐵路編組站和貨場,京福等高速公路通達四方,220、104國道縱橫槐蔭,通往省內各大城市的半日交通圈已經形成,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存量土地,更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
凡事預則立。
經過深入理性分析和戰略研究,槐蔭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形成了加快推進物流園、工業園、汽車經濟園、都市經濟園和槐蔭西部新城中心區、西市場商貿中心區建設的“四園兩區”大發展思路。
為了謀劃大發展,槐蔭區開始圍繞“大經十路發展帶”大做文章。依托汽車大道、整合相關產業,以潤華集團、魯濱集團、段店汽貿、寰宇汽車超市、匡山汽車大世界為龍頭,全力構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汽車核心市場和集散地。
同時,“打造槐蔭西部新城中心區”被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即以槐蔭政務中心為中心,以經十路為軸線,以現代服務業、汽車產業、房地產業、政務服務為基礎,將段店立交至擔山立交區段地區,作為槐蔭西部新城中心區重點打造。
此外,槐蔭區還確定要以西市場地區為核心,以經一路為依托,進一步搞好產業規劃和檔次提升,突出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加快西市場小商品市場改造、時代廣場等重點項目的建設,全力打造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化商貿服務區,凸現高雅,引領時尚消費,力爭到2007年營業額達100億元。
目前,西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改造、時代商業廣場、群盛華城、天源宏大、重汽特種車、段店村綜合改造等項目正在緊張施工。群盛房地產開發、三十五中學綜合改造、凱旋新城、現代物流、世紀匯川、西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溫州時代廣場、段店片區綜合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已經啟動,西部新城中心區規劃建設、擔山立交節點綠化、中大槐樹舊城改造等項目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槐蔭的快速發展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