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火爆的公務員考試今年傳出消
息,由于報考人數激增,其平均錄取率已經達到50:1,遠遠高于高考和考研。
10月28日零時零分,隨著報考系統正式關閉,報考200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所有考生的資格審核工作塵埃落定。
記者從國家人事部網站上獲悉,除海關職位外,在對報名8662個中央、國家機關職位的近百萬考生中,通過審核的考生接近40萬,占報名總人數的40%。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考試
隨著資格審核工作的結束,本屆招考國家公務員的各項報考的統計數據也相應出爐,并無一例外地全部突破了歷史紀錄。
據國家人事部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中央國家機關共有97個部門8662個職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統計數字顯示,全國的報考人數已接近100萬,其中最高的報考省份為山東,報考人數高達3.8萬人,而去年的全國報考人數是54萬,今年的報考人數翻了將近一倍。
今年突破一個職位千人競爭的共有5個。(相關內容請見附表)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舒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由衷感嘆,本次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當仁不讓地從昔日被譽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和考研那里,接過了“中國競爭最激烈的考試”的接力棒。
和一個旅的人競爭同一職位
“沒想到會有一個旅的人和我競爭,我的后背開始流汗了。報考了本次招考最熱門職位——民革中央其中一個職位的小付如是說。“上周報名時,網上顯示的錄取比例還是1:400,我當時的心態還很平靜,認為在家里好好復習參加考試就應該沒問題。可現在我真的有點后悔了,這次考試一個人只能報考一個職位,我想我應該去上輔導班了。”
“現在誰不考公務員啊?”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應屆研究生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班里,幾乎沒有不考公務員的。“我們大家很早就開始準備了。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周圍的不少同學就已經參加了為期6天的公務員考試培訓班。”
在連日來的走訪中,記者發現,“你報公務員了嗎?”已經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在各大高校里,隨處可見捧著《備考公務員》的學子身影,宣傳欄里的四六級英文輔導班的廣告已經被密密麻麻的公務員考前輔導的廣告蓋得嚴嚴實實。
熱考源于就業思路的轉變
自1994年6月7日,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已經運行了11年。據統計,已經有80多萬人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走上公務員職業之路。而出現熱情高漲,并一年漲似一年的報考現象,還是近兩年的突出變化。
究其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就業思路的轉變。不少專家認為,外資、合資企業就業的熱度近幾年在走下旋通道,而更多的人看中的是,除了公務員工作穩定、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較高外,更為重要的是,公務員的福利待遇正逐步提高。
據統計,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在3000元上下,普遍高于一般事業單位。工資水平的提高無疑增強了考生們的報考信心。
此前,有媒體盛傳中國擬再次上調公務員工資標準。這一消息無疑似一枚助燃劑,激發了考生們的報考熱情。一位考生家長的話說得很直接:“公務員的工資水平肯定要比平均水平高,如果不追求奢侈享受的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我的孩子能當上公務員,我會很知足。”
“我也想考公務員。”在外企做審計工作的劉小姐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外人都覺得外企白領,待遇豐厚,衣著光鮮,但其實,我們一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都是家常便飯。相對于我們工作的辛苦程度,我們的實際工資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外企里加班費的計算也是很講究的,通常加班的前20個小時,只是增加你的休假時間,而沒有加班費。”
其次,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規范,被譽為“玻璃房里的考試”也是不容忽視的熱考原因。前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命題組組長周盈教授認為,公務員錄用考試為每一個有志于當公務員的青年提供了競爭的舞臺,廣大青年參加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競爭很神圣也很光榮。
另外,華南師范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胡庭勝則分析,報考的學生也分為兩類,一類是確實具備競爭實力、準備對職位發起沖擊的;另一類則是想嘗試和體驗一下,為以后就業“練兵”的,所以實際競爭人數未必有表面上那么多。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不少高校連日來還專門召集了畢業班學生開會,動員學生報考公務員。某高校中文系的就業指導老師,甚至用“某地公務員入職不久即能買車買樓”來鼓動學生。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