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拉,很榮幸,在您這次來京要見的所有人中,我終于排進前100位。”“不,你是第101位!”26日晚上,在北京友誼商店星巴克咖啡店里,記者與自稱“回家”的米盧如此開始了一段對話。
TITAN我的一點感受是,當中國人看到您以及當您看到中國人時,大家心底擁有的都是美好回憶。
換句話說
,不管您經歷多少次下課,至少在中國足球范疇,您是“成功”的代名詞。米盧:(笑)你知道當年為什么我能在中國獲得一個相對完美的結果嗎?我敢打賭你猜不到。當年在確定要來中國工作時,我就開始閱讀有關孔夫子的書籍!并且一點一點接受了許多孔子的思想。這讓我受益匪淺,至少我因此而更加了解了原本無比陌生的中國和中國人——只要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事情,相互的了解總是彼此合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現在對孔子還著迷嗎?<<當然。2002世界杯之后我到了洪都拉斯,有人告訴我那里有座中國寺廟。我慕名而去,果然是座孔子廟,廟里貢著一尊孔夫子的雕像,雕像基座上刻著一句話: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說自己是聰明的。嗬嗬,所以博拉從來不說自己很聰明(大笑)……
>>再一次來中國,感覺有什么不同嗎?<<應該說每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我的感覺永遠都是那么親切,在這個國家里我有著一種心靈的歸屬感。就像過去的幾天,我在北京幾乎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只是看看朋友、逛逛街……但這已經足夠讓我的內心充滿著“游子回家”般的快樂與幸福……
>>那么,有沒有想過有一天重返中國執教一支球隊?<<未來的事情總是存在著任何的可能。當然,至少現在我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想象過有一天自己第6次帶隊參加世界杯嗎?<<生活的本質就是無法確定,就像我第一次帶隊參加世界杯的時候,不曾確信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這次在北京,您一定又拍了很多DV吧?<<是啊,因為現在沒有人會再來找我拍廣告了,所以只能自己拍了。
下一站俄羅斯?
特約記者李響報道在北京停留了不到一周的時間,米盧于27日晚前往卡塔爾。他將在那里收拾行裝,然后趕回老家看望親人。對于下一步的計劃,老米還沒有具體的頭緒。不過即使如此,他家鄉的報紙已經傳出了他將與俄羅斯隊簽約的新聞。對此,一向喜歡挑戰的他說,“要真是有機會也不妨一試。”可目前的問題是至今并沒有人和米盧接洽此事。
前一陣子,澳大利亞足協在考慮主帥人選時,米盧曾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候選人之一。可就在足協的特使剛要起程前去和他溝通時,有反對者在決策人耳邊吹了吹風,最終教鞭便落在了希丁克手中。老米為此遺憾了好長時間,澳大利亞是一個他還沒有去過的國度。(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