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車禍2.7萬交通拯救費乳源縣一交通拯救隊不僅向事故車主多收費超萬元,其職工還冒充村民欲索取高額青苗賠償費
連日來,記者通過調查證實,韶關市乳源縣侯公渡交通事故拯救隊,在對當地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車輛施救處理的收費過程中,不僅“獅子大開口”,向車主收取比正常高出一萬多元的施救費,還找人冒
名頂替村民,向車主收取幾千元的農田青苗賠償金!
24日上午,乳源縣常務副縣長文建平就此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嚴斥該交通拯救隊的行為“無異于向司機攔路搶劫”,并表示該縣政府將馬上組織有關部門調查處理此事。
事故發生拯救隊開出2.7萬施救費
9月2日早上8時許,牌號為豫H539××的河南溫縣籍大貨車車主孫軍營,陪同該車司機張德強一起,駕駛大貨車由山西滿載10噸辣椒運往深圳,沿249省道行駛至廣東乳源境內大橋鎮時,因車輛制動失效與當地村民駕駛的一輛摩托車追尾,后失控大貨車又與牌號為鄂H512××滿載17噸沙梨的湖北京山籍大貨車追尾,兩輛大貨車分別側翻在路兩邊的田地里,使3戶村民總面積約半畝花生田地受損。
該起事故還造成4人受傷、3車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40余萬元。肇事車輛司機張德強在事發后,留下受重傷正在住院的車主孫軍營和車輛逃走。事故發生后,轄區交警部門通知交通事故拯救隊前往現場施救。
該縣一家交通拯救隊出動吊車和拯救隊的施救人員趕到現場,先后將兩輛貨車和一輛摩托車吊起,分別拖往約40公里外的侯公渡停車場,同時,該拯救隊安排裝卸人員將事故現場尚未損毀的部分辣椒和沙梨清理出來,用貨車分別運往事故車輛停車場附近的保管站。3輛車輛同時被交警扣押。
交警部門經責任認定,貨車司機張德強負事故全責,該起事故所有賠償費用由貨車的車主孫軍營負責賠償。由于孫軍營仍在醫院住院,其親屬李會貞(女)聞訊趕來協助處理完交通事故后,當地交警大隊10月18日出具事故(汽車類)放行條,讓其到侯公渡停車場取車。
當日,朱會貞來到侯公渡停車場取車時,卻被巨額的施救費用驚呆了:在該停車場辦公的交通事故拯救隊表示,要取車還要交納3輛車一共27390元的施救費用!
該拯救隊負責人羅某列出了收費清單:豫H539××貨車的費用為:吊車2000元、吊拖1600元、事故貨物轉運費4000元(貨車從事發現場運往約40公里外停車場的費用)、人工上車裝卸費3200元、在停車場中轉至保管站的人工費1000元、事故搶修1200元、貨物保管500元、過路費45元、事故清場費200元。該車總施救費用為13745元。
鄂H512××貨車的費用,除在停車場中轉至保管站的人工費為600元外,其余的各項費用與上車的費用相同。經統計該車總施救費用為13345元。另加摩托車施救費200元、事故清場費100元,共計300元。
同時,拯救隊負責人羅某還表示,要取車,車主還得向當地“村民”賠償4000元的“青苗賠償費”。
農田賠償拯救隊職工冒名騙錢
10月19日,朱會貞在拯救隊羅某等3人的帶領下,來到大橋鎮查看事發現場的青苗損害現場。在羅某地聯系下,自稱是事發時向村民擔保車主賠償的“村民”代表與朱見面商談。
朱會貞回憶,“村民”代表說:“村民們已經說了,兩邊受損的農田至少要青苗賠償費4000元,具體數額你再找羅經理商量就行了!
次日,朱會貞卻意外得知,“村民”代表余某,竟是該交通事故拯救隊負責貨物裝卸的職工!
20日晚,本報記者聞訊趕赴當地展開調查。在次日的采訪中,朱會貞設法找到了3戶田地受損的村民,村民們均表示,并無委托他人代為向事故車主理賠青苗損失費。經協商,朱對這3戶村民共給予800元錢的青苗損失賠償,村民們寫下收據為證。
不料,當天中午,當記者與朱一起前往在侯公渡辦公的交通事故拯救隊與負責人羅某見面時,羅仍堅持讓事故車主先與擔保賠償的“村民”代表余某聯系,賠償完青苗損失費之后,再來辦理其他手續。
當晚10時許,余某向記者證實他確實是交通事故拯救隊專門裝卸貨物的職工。
余某同時找來一名李姓男子,說他才是真正受損農戶的村民代表。李某要求朱賠償青苗損失費3000元。事后,記者證實,李某實姓張,并非受損農田主人。
22日上午,在記者的陪同下,朱會貞向轄區大橋派出所報案。
天價費用該收的多收不該收的假造
隨后幾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侯公渡交通事故拯救隊出具的施救費用,遠比當地物價部門規定的價格要高得多。
按照韶關市物價局出臺的有關規定:普通公路交通事故中,車輛噸位在8-15噸的每輛貨車“吊車費”路程不分遠近為1500元一輛,“拖車費”路程在41至60公里階段,收費為520元。僅這兩項,拯救隊就多收取3160元。
交通拯救隊開出的兩輛貨車的事故貨物轉運費(也就是將清理出來的部分貨物運往約40公里外的貨物保管站)各為4000元。經了解,事發時,轉運貨物的貨車系拯救隊所請。而記者從韶關市一家貨運部的負責人處了解到,即使是轉運兩輛貨車上全部貨物,從韶關轉運到250公里外的廣州市區,每輛車每趟所需的運費也不會超過2500元。該負責人表示,40公里轉運費收費8000元,至少多收了5000元。
此外,拯救隊收取的人工裝卸貨物的費用也是高得嚇人——兩輛事故貨車的人工費用高達8000元。而據拯救隊一名職工透露,一旦有貨車發生交通事故需要請裝卸工,拯救隊負責人一般是臨時請當地村民,每天每人的工錢60元到120元不等。有知情者向記者透露,該起事故中的拯救隊當時共請來近20名村民,包括上車、下車、轉運到保管站工作了一整天在內,每位村民所得的費用沒有超過120元。也就是說,滿打滿算,這一項的費用也不會超過3000元。
拯救隊的清單表明,向兩輛貨車各收取事故搶修費1200元。而據知情者透露,該起事故中的兩輛大貨車救援,拯救隊員只是將貨車的斷氣強制制動部分解除,并無其他施救項目。記者隨后從韶關市一家大型貨車修理廠了解到,這項施救的費用每輛車在400元左右。這一項,至少又多收了1600元。
拯救隊同時還向兩輛貨車每車收取500元的貨物保管費。而按照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每噸貨物在貨場每天的收費在5元左右,以兩車運輸的一共27噸貨物來算,這些貨物至少應該在保管站存放近10天的時間。而專程趕到乳源取貨的貨主黃先生向記者證實,這些貨物存放在該停車場不到兩天就已被運走。而且10噸辣椒事發后剩下還不到一半。這樣算下來,這一項兩輛貨車至少被多收了600元。
除此之外,拯救隊在救援過程中還假造過路費項目,向兩輛貨車各收取45元的過路費。據坪乳公路大橋路段收費站工作人員證實,對于由交通拯救部門牽引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車輛,收費站不會收取過路費。而記者發現,即使按照收費站的收費標準,每輛貨車應付的過路費也不過20元。
綜上所述,經初步統計,僅在這一起交通事故的拯救收費中,除去冒名頂替的3000元的青苗補償費外,拯救隊至少還多收事故車主萬元以上。
部門反應 拯救隊高收費與交警無關
22日下午,記者電話采訪乳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人時,這位姓劉的負責人表示,由于交通事故拯救隊并不屬于交警管,且拯救隊究竟有多少收費項目,應該收取多少的費用,交警部門也無法得知。
另據其介紹,交警部門與交通拯救隊的關系,除了在接到發生交通事故的報警后,為確保道路暢通,會由警方通知轄區負責交通拯救的拯救隊前往現場施救和清障外,其他方面并無業務往來。
而在此前,記者就交通拯救收費項目是否合理一事,采訪侯公渡交通拯救隊負責人羅某時,這位負責人曾言之鑿鑿:“拯救隊所有的收費項目都是對的,事故車主是必須交的!”
乳源縣委常委、公安局長黃海林就此事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稱:這些費用并不是公安部門收取的,是(拯救)拖車公司收取的,拖車公司是經營單位,也是私人公司。
23日晚,記者與乳源縣公安局大橋派出所取得聯系,該所負責人表示,目前尚未找到冒名頂替的“村民代表”余某與張某,也未見到受害農田的農戶,但警方會繼續調查。
昨日上午,乳源縣常務副縣長文建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嚴斥交通拯救隊的這種做法“無異于向司機攔路搶劫”。文建平說:本來外地貨車的車主就已不幸,發生事故后撥打電話向當地政府部門求援時,沒想到卻引來了一條“惡狼”,使事故車主的損失更是雪上加霜,縣政府將責成有關部門展開調查處理,如情況屬實,該縣將嚴肅查處,并將禁止該交通拯救隊參與事故救援。
文建平隨后當著記者的面向該縣工商部門查證侯公渡交通拯救隊是否有注冊登記,經工商部門調查證實,在侯公渡辦公的這個交通拯救隊并無相關工商登記。另據該縣工商部門證實,現在在侯公渡交通拯救隊辦公的地點有工商登記的單位是一家汽車修理廠和乳源縣侯公渡機動車檢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