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網10月24日合肥訊 (記者:周軍)
今天上午,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海深在合肥外商國際俱樂部酒店接受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的采訪。安徽發展改革委主任朱先發、安徽國資委也同時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任海深副省長首先向記者們介紹了近年來安徽發展的基本情況。近年來,安徽經濟保
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安徽按照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加速融入長三角,著力推進“861”行動計劃的實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2001—2004年,全省經濟發展速度呈逐年加快之勢,年均增長達到9.8%;去年全省生產總值4812億元,增速達到12.5%,是1998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今年1—9月份全省經濟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經濟增長速度保持較高水平,全省1—9月份實現生產總值393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三大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三產業協調發展,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2.3%、15.5%和11.3%;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
支柱產業及骨干企業的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推進工業化的基礎更為堅實。目前,安徽省形成了以骨干企業為支撐的五大支柱產業。以馬鋼、海螺、銅陵有色為代表的優質材料產業;以江汽、奇瑞為代表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以淮南淮北礦業集團和皖能集團為代表的能源產業;以豐原生化為代表的農副產品深加工業;以安慶石化、佳通輪胎等為代表的化工產業。
安徽的發展環境日益改善,發展前景更加美好。交通環境不斷改善、信息基礎設施初具規模、信用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政務服務環境不斷優化。
任海深介紹完安徽發展情況后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有記者問,安徽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是否也存在著不協調的方面?任海深告訴記者:安徽國有企業目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是國有資產控股比例過大,今后將逐步實現投資渠道的多元化,吸引民間資本、外資參與到企業發展中來。
有記者問,安徽在改進交通方面有什么具體的措施?安徽發展改革委主任朱先發告訴記者,安徽在“十一五”期間,將建設7條鐵路,15條高速公路,形成東向發展的快速通道;打通南北交通咽喉地;進一步完善交通網絡,加快融入長三角經濟圈。
任海深說,安徽省在招商引資方面存在的優勢是:區位優勢明顯,承東啟西,與長三角無縫對接;具有資源優勢,煤礦眾多,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科教資源豐富,科研機構眾多;勞動力具明顯的成本優勢。存在的劣勢是,干部群眾的觀念有待改進,今后需要增強經濟發展的意識。有記者給安徽提出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建議,任副省長說,安徽將會對現有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梳理,搞好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唱好“黃(黃山)梅(煤炭)戲”。任副省長同時表示,安徽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是一個薄弱的環節,他們將會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引進國外銀行投資者,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