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仁現象” 在青島,有一家企業曾經同時擁有兩家物業管理公司而被業界看作一種奇怪現象,這家企業就是華仁世紀集團。
這兩家物業公司分別是青島金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青島華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成立于1994年,堪稱把物業概念率先帶入
島城的行業先行者,管理著島城聞名的“東部第一樓”金都花園;后者因島城第一座5A智能化寫字樓———華仁國際大廈而生。2002年,華仁國際大廈開盤時,“由服務高檔住宅到服務頂級商務樓宇”,華仁集團決定新組建華仁物業,拜國內物業名企為師,吸收先進的物業管理理念。 2005年2月16日,青島華仁世紀集團作出重大舉措:旗下的兩家物業公司予以整合,成立新的華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華仁以建立新模式改造傳統經營管理方式、類似于“嫁接”的物業產業發展戰略已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華仁物業總經理武莉莎稱,在島城物業進入變革時代的背景下,華仁物業如果不謀求快速發展,不做大做強,企業不僅沒有出息,同樣也沒有出路。正是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促使華仁世紀集團作出終結“華仁現象”的動作。
“外患”漸行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眼下,憂患正在逼近青島物業管理企業。
深圳、香港的品牌物業管理企業,已突破地域概念,在全國大肆擴張。而經濟實力強勁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八城市,已成為深圳、上海物業巨頭搶灘的主要目標。去年12月,物業管理巨頭仲量聯行發布消息稱,仲量聯行與山東宏泰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濟南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根據協議,山東宏泰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將成為仲量聯行在山東地區的惟一合作伙伴,雙方將共同開發山東省市場;今年3月,深圳鵬基物業“接管”山東東營總建筑面積達210萬平方米的安居房物業管理項目,這是目前深圳“管家”在外地接管面積最大的一個全委托物業管理項目。
“青島物業行業同樣面對著國內物業名企甚至洋物業的堅船利炮,對島城物業人而言,狼真的來了”。武莉莎憂心忡忡。
在青島,近年來,戴德梁行、中海等國內外物業管理巨頭,以顧問身份出現在一些高檔商住樓。有知情者透露,由于域外物業管理公司目前不能在青島注冊分公司,他們暫且“寄人籬下”,伺機而動。
“由于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等存有差異,青島市場即使放開,域外物業管理巨頭也很難得心應手,有方興未艾的房地產業做支撐,青島完全可培育起自己的物業管理品牌,然后靠品牌進行整合,做強物業管理產業!蔽淅蛏毖,盡快完善管理體系,培育華仁物業品牌,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已迫在眉睫。
“華仁物業人”
武莉莎認為,目前整個物業行業存在問題是:法難全、錢難賺、人難留、業難精、勢難聯。由于錢難賺,物業行業高素質人才留住難、引進難,人才的制約又導致了物業業務難以精細。而法難全的結果是,物業行業難以走向聯合、共同提升。物業企業依附于開發商生存、難以割斷的父子情結使其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缺乏市場的歷練,這些“先天性”弊病又影響了物業企業成長、壯大和品牌的創立。
據介紹,目前青島大小物業管理公司350多家,管理總面積4000萬平方米,其中,行業最大“個頭”,管理面積只有區區數百萬平方米。而上海、深圳有天壤之別,上海陸家嘴物業、深圳中海物業,每家管理面積幾近是青島的總量。
基于對物業行業的分析研究,華仁物業將強烈的責任感、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融入到發展思維當中,提出了“火箭理論”這一全新的發展觀———把物業產業看作廣闊的天空,把企業看作一枚火箭,箭頭代表著效益,主干是業務(包括管理、服務、市場),托舉著效益的實現。而文化、品牌、人才則是整個火箭的推動器,創新(新觀念、新技術、新方法)是火箭飛行的燃料,企業發展就像火箭升空,要靠強大的動力進入軌道,要么一飛沖天,要么墜落地面,永遠沒有第三條路。
華仁物業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對品牌建設更是積極運作。武莉莎介紹說,華仁提出了“華仁物業人”這個嶄新的概念,核心內涵是“要求華仁團隊的成員忠誠于華仁這個企業,奉獻于物業這項事業”,重在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影響力,并以此為引領企業的管理、服務、經營、發展。圍繞“華仁物業人”,華仁物業推出的“三線合一”、“四環相扣管理法”、“36524無盲區服務”等服務理念,正為業界所推崇,“華仁物業人”正以創新的精神打造閃光的物業品牌。
火借風勢
華仁物業做品牌的沖動暗合了市南區壯大樓宇經濟建設,可謂火借風勢。
今年4月,市南區CBD商務周轟轟烈烈舉行,作為商務周重頭戲———樓宇經濟又被提上重要位置。2004年,市南區樓宇經濟稅收實現16.6億元,超過區域稅收40%。
在未來幾年,市南區將加大樓宇經濟配套建設,而培育物業品牌公司,則是其中要義之一。“缺少知名的物業管理公司和現代化物業管理理念,服務內容僅局限于看門、打掃衛生、收取管理費等基礎性工作,已不能滿足國際性大公司進駐的需要,市南樓宇必須盡快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形成品牌優勢。”2005中國青島國際商務周前夕,市南外經貿局局長王守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市名牌推進管理委員會主任郭先登教授對華仁物業做品牌的嘗試表示贊賞。郭先登認為,在青島物業管理是一個成長性的龐大產業,這個產業需要品牌,而品牌一旦誕生,又會對該產業產生助推力。另外,物業管理行業有了自己品牌,對青島時下運作的品牌城市、品牌經濟非常有意義。
“缺乏物業管理品牌,這是整個山東省物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币粯I內人士評價說。
據其分析,山東物業管理缺少品牌主要原因是,全省物業管理人才匱乏。目前,我省開設物業管理的學校有十幾所,但大部分是采用簡單的課堂教授法,學生在課堂上看看課本上的物業管理知識,沒有現場教授的經驗,好多學生甚至畢業了還不明白物業管理行業到底是干什么的,沒有一個系統、全面的物業管理服務理念。
另外,我省缺乏專門從事物業管理研究的專家、教授,在南方一些城市,有一大批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為物業公司的市場化運作、物業管理法規的制作、物業管理方式方法的提升等建言獻策的專家,而我省目前尚未形成這樣一個學術氛圍。一些運作較好的物業管理企業,其服務理念大都采取“拿來主義”,即將深圳、香港、上海、北京的物業管理同行的“本本”拿過來,稍作改造即用,缺乏思考性、創造性,制約了物業品牌的成長。
武莉莎告訴記者,市物業管理部門已明確指出要扶持一批有實力的物業企業擴大規模作強做大,華仁物業已對經營戰略思維進行了調整,那就是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鞏固企業生存基礎,鑄造強勢品牌文化拓展市場,力爭盡快建設成一流的專業化、現代化物業管理企業!叭A仁已把眼光投向青島以外的市場,并開始了實質性操作。華仁物業不僅要在島城站穩腳跟,而且要突出重圍,拓展空間。”
相關鏈接
國內物業管理產生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產生了涉外商品房,其業主、住戶大多為海外僑胞,他們按海外生活標準提出房產售后要求,即所購房產保值、增值和居住環境安全、舒適、文明的要求。傳統房管制度無法適應這一形勢,于是物業管理在涉外商品房區最先被引入。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成立國內第一家物業管理公司,1994年深圳頒布國內第一部物業管理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