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昨天從市統計局召開的今年前三季度青島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以及市委確立的把青島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和“全國重點中心城市”目標,認真抓好各項宏觀調控政策的貫徹落實,全市經濟繼續在高平臺上健康、協調
發展。
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89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全市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4.1億元,同比增長0.6%;第二產業增加值1095.3億元,同比增長20.0%;第三產業增加值687.1億元,同比增長15.9%。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3%,同比提高11.1個百分點。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市農業、工業、服務業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使全市經濟發展基礎更加鞏固。其中糧食總產量自1999年以來將再次超過300萬噸,預計達到316.5萬噸,同比增長19.4%。工業經濟在四大工業基地、六大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以及前幾年投入形成的生產能力釋放帶動下迅速發展,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40億元,同比增長30%,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的主要力量。服務業尤其是物流和金融保險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前三季度,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增長18.5%,同比加快7.7個百分點;金融保險業增長12.4%,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
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均衡發展。在城市建設和奧運建設項目帶動下,前三季度,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4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3%,其中規模以上投資完成1105億元,同比增長50.1%。在假日經濟和會展經濟以及其它刺激消費措施的拉動下,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16.1億元,同比增長16.2%,城鄉居民消費逐步由實物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等新型消費形態轉移。對外貿易克服了美、歐紡織品設限以及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219.96億美元(不含中央、省公司),同比增長24.9%,其中出口128.1億美元,同比增長30.1%。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前三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7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增長速度同比加快6.5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646元,同比增長14.8%,增長速度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市物價較為穩定,就業形勢好轉,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經濟運行環境。(本報記者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