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張莉霞 ●本報特約記者 左漸曉
正在興建中的美軍阿拉斯加X波段雷達站
據日本《朝日新聞》17日報道,日本正考慮在本國境內設立美制X波段早
期預警雷達。這意味著美國的雷達“觸角”將擴展到亞洲大陸深處,美日積極構建的導彈防御系統的探測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能捕獲數千公里外棒球大小的物體
早在2004年,美國就提出在日本部署早期預警雷達的要求,但日本遲遲未予正式回應。今年2月,日美就“提高日美共同應對彈道導彈攻擊的防御和遏制能力”達成一致,日方的態度開始轉變。據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已與美國就部署雷達的具體運作過程展開工作會談。
美軍X波段預警雷達由最先進的相控陣天線構成,這種雷達功能強大,可對4000多公里外的目標進行精確掃描,能捕獲數千公里外棒球大小物體的運動情況。該雷達還有一項特殊的本領,不僅能夠分辨導彈的類型,還能精準識別敵方導彈放出的反攔截誘餌彈,這種能力已在今年9月通過實驗得到確認。
在雷達部署地點方面,美國看中了位于青森縣津輕市的日本航空自衛隊車力基地。車力基地靠近日本海,山脈等障礙物也比較少,有利于雷達的部署。此外,該基地還駐有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地空導彈部隊,基礎設施較好。
針對中朝的意圖明顯
在遠東地區,美軍預警雷達網相對薄弱,因此盡管有預警衛星的幫助,美軍也難以確定來襲導彈的飛行軌道。在東亞地區,美國的導彈預警工作主要依靠部署在日本的7艘“宙斯盾”導彈驅逐艦擔任,但艦上雷達的最大探測距離為320公里,這導致“宙斯盾”系統在攔截射向美國本土的彈道導彈的能力明顯不足。因此,美國一直試圖在日本設置固定式早期預警雷達,這樣便能在日本附近形成兩級導彈預警體系:海上移動式與陸上固定式預警雷達。這兩種雷達互為補充,可大大增加預警時間,便于部署在日本的“愛國者”和“標準”系列反導導彈做好充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向日本解釋設立預警雷達理由時強調,美國對朝鮮正在開發射程達3500—6000公里的“大浦洞”系列導彈,以及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非常擔憂,由此可見,該雷達系統針對中朝的意圖非常明顯。
此外,美國還對日本的新型“未來警戒管制雷達(FPS-XX)”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根據日本改造預警雷達網的計劃,從2008年開始,日本將每年部署一座“FPS-XX”雷達,部署地點分別是青森縣的大湊、新澙縣的佐渡、鹿兒島縣的下甑島和沖繩縣的與座岳。由于“FPS-XX”雷達具有捕捉高速且反射面很小的彈道導彈的性能,美方強烈要求與日本分享該雷達搜集的情報,以改善本國的導彈防御系統。
美軍雷達密布中國周邊
專家指出,盡管美軍在遠東缺乏預警雷達,但監視和偵測雷達卻數量驚人,在中國周邊布下了一個嚴密的雷達網絡。目前,美軍僅在日本就設立了大大小小十幾處雷達站,其中以位于日本北部的三澤基地和日本南部沖繩地區的楚邊通信所最為著名。
三澤基地現設有遠東最大的美軍電波收集雷達系統,是美軍在亞洲最大的情報搜集基地,駐有美國四軍種情報部門的1000多名情報人員。楚邊通信所隸屬于美國國防部的國家安全局,擁有被稱為“象欄”的雷達天線網。楚邊通信所天線陣地的最里面是一個半徑約66米、高約37米的圓形封閉式反射天線網,稍微向外一點環繞矗立著30根高度約19米、用于低頻通信的天線,再向外又是一個半徑約91米、高度約9米的圓形封閉式反射天線網和120根高約7米的高頻通信天線。這些雷達天線犬牙交錯,可以精確地確定東亞地區電波信號來源的具體方位。而在太平洋地區,除楚邊外,美軍在關島、阿留申群島、夏威夷、加拿大的夏洛克島等地還架設有6部“象欄”天線。
此外,美國還在韓國設立了數個偵聽站。近年來,美國還打著反恐的幌子,利用與蒙古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機會,在蒙古境內設立了直接針對中國的雷達測控和電子監控站點。
美軍雷達擾亂日本人生活
日本政府對美國在其境內部署早期預警雷達的積極態度,讓日本的許多有識之士深表憂慮。因為這種做法與《美日安保條約》的部分條款相抵觸,即美軍在日本境內的設施只能用于保護日本。此外,美日共同發展導彈防御能力,需行使“集體自衛權”,這明顯違反了日本的和平憲法。
在日本民眾中,也有很多人對遍布日本的美國軍事設施頗為不滿,因為軍用雷達產生的電波會干擾民用電波信號,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10月17日,東京羽田機場因無線電干擾被迫關閉了一個多小時,100多個航班受到影響,就連日本國土交通大臣北側一雄的班機也不得不在天上兜了很多圈子。有消息說,造成這一事故的原因正是附近的美軍雷達發射的電波。因此,有日本人認為,如果再部署功率強大的預警雷達,不知還會引出什么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