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10月19日訊(通訊員王冰 蔣開銘
記者郝愛萍)為加快省城經濟發展速度,今天,濟南市工商局正式對外推出優化發展環境的多項措施。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是,自然人可以自己的名字登記注冊企業字號。
這些新舉措主要包括:成立外商投資企業聯絡組,受理投訴,協調解決在籌建、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
的問題;將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的受理、發照和監管權限委托下放到高新區工商分局,市局通過網絡進行核準。
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興辦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不受注冊資本數額限制;組建企業集團,其核心企業注冊資本由5000萬元降至1000萬元,子公司由最少5個降至3個。
放寬對高新技術投資比例的限制,凡以科技成果、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作價出資的,所占注冊資本比例由原來的20%放寬到35%;鼓勵單位和個人以高新技術成果對外投資,以技術及其他生產要素作價入股。
允許老字號改制企業“一個機構、兩個牌子”,原字號可作為從屬名予以保留,原專項審批和許可證件繼續有效;鼓勵企業利用閑置場地、廠房、設備等,以自營或出租等形式興辦商業、餐飲等服務業;繼續落實下崗職工再就業規費減免的優惠政策,年內安置幫困職工12000人,其中安置下崗職工5000人,幫助困難群體860人。
放寬企業名稱登記。允許自然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作企業字號;省市縣(市)行政區劃連用的,由原來的最高區劃核準改為最低區劃核準;科、工、貿一體化的企業,允許企業名稱中帶有“實業”字樣;外向型企業名稱的行業中允許加“國際貿易”、“進出口”;全國性大型企業在濟南設立的子公司,名稱中可不帶行業;被吊銷企業辦理注冊登記的,可以申請使用原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