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選購舊家電時,生產日期和可使用年限將一目了然。記者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舊貨品質鑒定通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行業標準已通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核,即將出臺。山東省質監局有關人士表示,無“身份證”的舊家電將被拒絕上市。
據山東省質監局有關專家介紹,即將出臺的《舊貨品質鑒定通
則》和《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兩個行業標準規定,所有進入二手市場的舊家電都必須粘貼標志,所有銷售的舊貨也必須經過舊貨質量責任人的鑒定;未經鑒定,不得出售。這也就意味著,所有“廢家電”將一律不準進入二手市場。
專家稱,舊家電有嚴格劃分標準,即可正常使用舊家電和廢家電。前者是指經過測試達到舊家電安全標準和性能標準,可作為二手商品繼續銷售、使用的家電;超過使用年限、存在質量隱患和不能使用的則是廢家電。
但記者日前在省城部分舊貨市場采訪時發現,大量超期服役的家電仍在銷售。在堤口路一家舊家電市場,一款21寸進口電視機已用了近20年,但仍以100元的價格銷售。
濟南市質監局質量處專家介紹,家電有嚴格的使用年限,其中彩電在8年至10年,電冰箱13年至16年,電腦在6年左右。據悉,省城目前正處于廢舊家電報廢高峰期,但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大量必須淘汰的“廢家電”流入二手市場,帶來安全隱患。此外,一些個體經銷商甚至用廢舊家電零部件非法拼裝質量低劣的家電,造成了大規模的電子垃圾和環境污染。
對于即將出臺的《舊貨品質鑒定舊家用電器》,專家分析,該標準的出臺將首次打破二手家電市場多年缺乏監管的狀態,徹底切斷“廢家電”變相流入二手市場的通道,從而保障了二手家電市場的安全。(記者 張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