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圍繞青島南洋學校的新聞和爭議不斷,先是爆出學校無力償還畢業生入學時交納的每人幾十萬元的教育“儲備金”,家長圍堵學校追討欠款的新聞;而后是南洋學校宣布停止招收新生;最新的動態則是,南洋學校正在積極聯系“下家”準備全面轉手學校。 青島南洋學校的衰落,
不僅僅代表著一個個體的起伏興衰,也是青島民辦中學現狀的一個縮影。1993年,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張白珊女士,創建了青島第一所私立中小學學歷教育學校———青島白珊學校,青島民辦教育拉開了發展的序幕。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民辦教育成了當紅產業,海山、國基、創新、南洋、北大實驗、東方、華澳、華僑、新育英、興華……30多所民辦學校蜂擁而上扎根青島,青島民辦中學步入黃金時期。這些由民營資本投資的學校被稱為“貴族學校”,除了真正“貴族”家庭的孩子外,學校收取的幾萬元入校費和每年萬余元的學費,并沒有擋住普通百姓對民辦學校的厚愛。 但好景不長,民辦中學普遍在三五年之內陷入了困難境地。新育英、興華、北大實驗、創新等幾所學校或停或轉;一部分高收費的“貴族學校”在校人數逐年驟減,老生轉學前赴后繼,多所學校舉步維艱;更有多所學校靠招收復讀學生,收取復讀費勉強維持……短短幾年間,民辦中學教育何以全面“落敗”,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