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輪藥品降價方案已實施,圍繞解決“看病貴”,人們又開始新的期待
本月10日,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第17輪藥品降價方案開始實施。相對于以往的16輪降價,此次涉及的都是使用量非常大的最
常用藥,且降價幅度空前之大,因而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
藥品降價對百姓而言是一件令人拍手稱快的好事,但實際上,前16輪的降價并沒有使老百姓感受到明顯實惠:藥費開支沒有降低多少;不知為什么,降價藥一上目錄沒過多久就買不到了……不少人擔心,這次會不會依舊?
近幾天,記者就此采訪了我市衛生行政部門和部分醫療機構、醫生、患者、藥企銷售人員,各界反響不一。
醫院:影響很大但堅決執行
目前,我市各家醫院均已調整了信息系統,新價格已經實施。
青島市市立醫院藥品招標采購辦公室的溫成泉副主任對記者說,此次調價對醫院的影響非常大。22種降價藥品中有18種是抗菌藥,都是最經常用到的療效可靠、質量穩定的藥品。例如二代頭孢菌素中的代表品頭孢呋辛,此次片劑、注射劑都降價了;三代頭孢的代表品頭孢曲松也降價了,且幅度相當大,1克的頭孢曲松注射劑從40元降到了10元。此次降價后,調價藥品的新零售價基本上都低于原來的進價。目前,醫院正準備與供貨單位協商,希望能以原進價退掉庫存的藥品,再按照新的價格購進。
他說,經測算,這22種藥品在該院藥品總收入構成中占20%左右。按照使用量與今年上半年持平計算,降價后該院的藥品純利半年就將減少400萬。盡管如此,醫院會堅決執行國家的調價方案。按照國家發改委提出的降價藥品銷售量與上年同期相比不發生明顯變化的要求,為了避免出現降價藥使用驟減的情況,該院將采取三項監控措施:一是每月統計并內部公布平均處方金額前20位的醫師;二是公示銷售金額前20位的抗生素;三是公示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前20名門診醫師所用的前三種抗生素種類。通過這些措施,確保合理用藥。
但同時,他也表示了另一種擔心,即藥品生產企業可能因為這些降價藥品的利潤太低、使用量下降而減少產量甚至停止生產,而這將會直接損害患者的利益。他說,今年,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藥品差比價規則》。該規則的實施杜絕了以往藥品一降價,生產企業很快將舊藥改換規格、重新包裝,以避開降價目錄的做法。但是,如果生產企業減少降價藥的產量或停產,轉而生產一些價格、利潤較高但療效不見得更好的藥品,或者研發、生產新藥,國家有關部門目前仍無法約束。
醫生:擔心好藥被冷落
記者在我市幾家醫院隨機采訪了幾位醫生。他們都表示,知道藥品降價的事。但以前多次調價,病人選擇用藥的情況并不明顯。開藥時主要是看病人的病情需要。在不影響藥效的情況下,會優先使用降價藥,為病人省錢。
但一位醫生也表示了擔心。他說,這次降價的都是療效最好、質量最穩定的藥品。如此大幅度的價格調整后,雖然多數醫生會為患者著想開降價藥,但不排除一些人在利益的驅動下會放棄降價藥,轉開一些價格較高的非降價藥。雖然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會對用藥情況進行監控,但抽查門診處方時病人確切情況已不十分清楚,很難斷定醫生的選擇有誤。真如此,就很難防止這些質量穩定、價格較低的藥品使用量下降,會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患者:想買便宜藥但聽醫生的
記者在與患者交談中發現,多數人對藥品降價一事有所了解,他們在期待更多實惠的同時也表示了無奈。
一位正在排隊交款的中年婦女說,在醫院看病,醫生開什么咱買什么,很少見到非常便宜的藥。到藥房買,銷售人員也多會推薦一些不怎么便宜的藥。總之,雖然以前也多次聽說藥品降價,但沒體會到便宜。希望這次有所改變。
一位老大媽表示,從報紙上知道了藥品降價的事,可記不住具體的降價品種。如果知道,她會要求醫生開降價藥品。但處方權在醫生手里,如果醫生說那些藥不適合我,我當然要聽醫生的。
藥企:爭取市場、爭取利潤
采訪中,記者還接觸了一些藥品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員。
一位國內大型藥品生產企業駐青銷售負責人說:這次降價的22種藥品80%我們都有。因為從年初就有降價消息在業內廣為傳播,所以大家都有心里準備,但最終發布實施后,影響還是非常大。這次降價的都是生產量很大的藥品,這些品種藥品的銷售額大概能占到我們企業總銷售額的一半。但是,國家降價的做法我們能夠理解。雖然短期內會影響企業的收入,但相信從長期來講對我們這樣的大型企業有利,因為抗風浪能力更弱的小廠會因利潤下降、研發能力差而被擠垮,那樣我們就可以占據更大的市場空間。
他透露,目前總部確定的應對降價思路基本有兩點:一是增加銷量,薄利多銷;二是加強新品種的研發和中藥的銷售。
還有一層意思雖然他沒有明確表達但不難領會,即企業要的是利潤,如果這些降價藥銷量大幅下降,利潤低到企業難以承受,而且有利潤更高的品種待產,那么,企業“喜新厭舊”也是很自然的。
衛生行政部門:多項舉措并行控制藥費
青島市衛生局局長曹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經過了連續五期藥品招標采購(目前正在進行第六期)之后,可以說,目前青島比全國的藥價低。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經濟管理、規范醫療行為,降低服務成本,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從今年6月開始,我市又實施了嚴格的藥品比重控制,如要求各醫院的醫藥總收入在現有水平上平均下壓3個百分點,全市醫藥總收入的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4%以內;藥品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比重在現有水平上平均下壓2個百分點,全市藥品收入占醫藥總收入的平均比重控制在50%以內,等等。
他說,我們要求三級綜合醫院和?漆t院通過加大學科建設力度,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強化醫療和服務質量管理,提高對疑難雜癥和大病的診治水平來吸引更多的病人,實現收入增長,而不是靠藥費的增長。基層醫療機構則要加快向社區衛生服務轉型,提高服務質量,向社區提供便捷、高效、適宜的大眾醫療和衛生服務,以滿足群眾的衛生需求,把患小病的病人留在社區。
另外,他還透露,我市正在著力完善醫療補償機制,通過增加政府補貼,調整收費結構等,逐步減少醫療機構對藥品收入的過度依賴。
曹勇說,除了這些宏觀調控政策,我市還采取了一系列微觀監控措施。比如,在醫院普遍建立了用藥情況的監控。這種監控已經細到可以統計每個醫生每天的用藥情況。
他認為,通過以上宏觀和微觀兩種措施的共同作用,可以促進合理用藥,控制藥品費用過快增長。以這次藥品降價為例,醫院可以隨時掌握每個醫生、每種藥品的使用情況,衛生行政部門也可以隨時掌握每個醫院的藥品使用情況,如果哪家醫院、哪個醫生出現了不正常用藥,可以立即被發現并受到處理。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