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鄒崢、王力)
十運會女子壘球比賽舉行期間,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胡建國14日明確向新華社記者表示,經國家體育總局研究決定,在2009年于山東舉行的下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將繼續設立壘球比賽。
此言雖輕,卻深浸著圈子內的欣喜和圈子外的意外。
熟悉這個項目的人也許知道,在今年7月初,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開了一次全會,除決定倫敦成為2012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外,還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作出決定:在倫敦奧運會上取消棒球和壘球兩項比賽。眾所周知,全運會除了武術外,其他全部比賽項目都是按奧運會設項來決定,現在壘球被“請出”奧運會,而受傳統思維影響,人們一定會想全運會自然也會隨之取消壘球;再者,壘球運動在國內的影響力有限,受關注度不高,如果奧運會都沒有了,全運會似乎也沒有再辦的必要。
為此,一些熱愛壘球運動的人一度憂心忡忡,擔心中國壘球運動的發展會因此跌入低谷、運動員會走投無路,壘球在中國的發展很可能止于北京奧運會后。
“這是國家體育總局一個高瞻遠矚的決定、寓意深遠,對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促進群眾體育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胡建國一語釋百疑,“倫敦奧運會撤項不影響壘球在中國的發展。”
他認為,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第一是因為壘球項目雖然目前已被倫敦奧運會取消,但還存在重新回歸的希望,而且它仍然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項目。
第二,壘球項目本身適合青年人開展,是集體能、技能和智能于一體的運動,還可以培養參與者的集體榮譽感,不僅是競技比賽項目也是很好的群眾體育項目,符合我們“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體育工作方針,沒有必要取消;
第三,全運會比賽并不全是根據奧運會項目設立,壘球是1996年才進入奧運會的,在此前的全運會比賽中就已有這個項目,而且,全運會也是對壘球等項目開展情況的大檢閱、大比拼,更是一個促進其發展的大平臺;
另外,過去國內有個別小項,如射擊的女子飛碟雙向,就因為在某屆奧運會上被取消,但那些小項在隨后的奧運會又重新恢復,而缺乏后備人才的現實甚至讓“中國隊”都難以組建,這樣的經驗和教訓表明,對待體育項目的發展必須應用發展的觀點。
對于在國際壘球運動發展受到打擊之際,中國公開表示繼續大力發展這項運動,國際壘聯主席波特深感高興。他說在南京觀看十運會壘球比賽時說,過去10年里,中國為壘球運動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不僅使壘球在中國國內、甚至在世界上的發展都得到了促進。他個人認為,“奧運會取消棒球是有原因的,但卻沒有理由取消壘球”,自己對壘球項目能重返倫敦奧運會充滿信心。
他還說,國際壘聯正與中國壘球協會進行積極合作,已為中國的學校開展這項運動提供了10多萬美元的器材,同時還組織了多次教練員培訓班,努力促進壘球在中國深入、持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