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俊龍從太空看到了祁連山;電視畫面顯示,兩名宇航員精神狀態良好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某地面測控站正在嚴密追蹤神舟六號飛船。昨日上午9時33分神六飛船準時飛過發射中心上空。 本報特派記者 趙亢
攝
“神五剛著陸時就像一個燒紅的水桶,太熱了。”55歲的德其次仁(右)就著手邊的一個水桶比劃著說。那次,他們一家和很多牧民一起目睹了楊利偉走出返回艙。按照規定,神六著陸將謝絕牧民參觀。
本報酒泉電(特派記者廖衛華王姝)昨日上午9時33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控站工作室回蕩著費俊龍清晰的聲音,“我們正在經過祖國上空”。
宇航員吃得飽睡得足
電視畫面上,費俊龍、聶海勝臉都貼著窗口,正在通過窗戶俯瞰下面的景色。
“我看到祁連山脈了,你看到沒有?”費俊龍對聶海勝說。畫面持續了7分鐘,屏幕上突然出現白點,“他們已經飛到了地球的另一半,我們這個位置的地平線以下”,現場工作人員說。
昨日9時33分的監測結果,已經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當日的第五個記錄。截至目前,該中心已11次跟蹤到航天員的鏡頭,聽到了他們的聲音。一位姓張的工作人員每一次都在現場,“今天他們的狀態比昨天還要好,很放松,開始聊天了”,他說,前日,兩名航天員與地面交流主要是工作內容,通報實驗進展情況、兩人的身體狀況。昨日,他們似乎已經完全適應了太空生活,吃得飽睡得足,天地交流內容擴展到各種生活感受,“僅從電視畫面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很好,一點都不弱于出發前。”
測控站準時捕捉到神六
據了解,昨日8時50分許,酒泉衛星中心測控站接收到了北京指揮中心的指令,“飛船預計于9時33分許,經過你測控站監控范圍”,果然,飛船在預定時間準時出現。
“一個個測控站就像路面上的交警,一個路口發現目標車輛,立即通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馬上向下一個路口發出指令,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流程。”據張姓工作人員講,自發射成功開始,北京指揮中心將提前一天向測控站發出一個粗軌預報,估算飛船的運行軌道。粗軌預報預定時間前40分鐘,北京中心還將發出一個精軌報告,由該測控站前方測控站測控結果,精確預報飛船經過的具體時間、地點,然后就在預測地點耐心等候飛船現身。
“現在的科技手段還有一個優勢,資源共享,各測控站通報北京中心的內容,其他測控站都能聽到。”張姓工作人員講,喀什測控站是酒泉測控站的前方站,大約在昨日9時29分,他們聽到了喀什站的預報聲音,“捕捉到神六,一切正常”。
據介紹,從12日開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控站的工作時間已調整到凌晨兩點,“因為飛船飛抵的時間都是在上午,我們必須提前六七個小時做準備,檢測測控設備,輸電,當場測試傳輸效果。”測控站工作人員說。
著陸安排
神六“回家”謝絕牧民參觀
四子王旗政府下發通知,牧戶不準私自容留無關人員
本報四子王旗電(特派記者
朝格圖耿小勇陳杰)昨天,一位參與多次搜救的當地政府負責人表示:“這次回收部隊將全部接手搜救工作,警戒工作非常嚴密,牧民們很難像神五那樣追神六了。”
為確保神舟六號回收工作順利進行,確保航天員返回地面后的絕對安全,四子王旗政府明確通知,神六回收謝絕外人參觀,其中包括回收著陸核心地帶———吉爾嘎郎圖蘇木的牧民。
昨天,神六已經進入升空第三天,位于內蒙古中部的主著陸場核心區域的所有牧民收到了一份通告。同樣的通告,兩天前已貼在四子王旗府烏蘭花鎮的電線桿上。
《通告》中明確規定:除回收人員外,任何人不得前往回收現場觀看。前來傳達通知的蘇木干部,用蒙漢兩種語言叮囑當地的牧民說,返回艙落地時,要離開自己家的房子,不能睡覺,不得圍觀,不得湊熱鬧,尤其要求所有牧戶,在返回艙著陸期間一律不準私自容留無關人員和非常住人員。
自1999年神舟系列飛船回收以來,飛船的返回艙已四次降落在四子王旗。期間,牧民多次協助搜救部隊尋找回收艙。
據悉,此次謝絕牧民旁觀,早在此前搜救部隊與地方召開的協調會上就已確定,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隱藏在牧民家的非工作人員進入回收現場,從而影響回收工作正常開展。
歡迎儀式軍用機場舉行
時間初定17日早晨,原定飛行計劃未變
本報四子王旗電(特派記者
朝格圖耿小勇陳杰)日前有媒體報道說,其中一項保障措施是,“不安排‘神六’的歡迎儀式”。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神六事實上安排了歡迎儀式,但和神五不同的是,歡迎儀式不安排在四子王旗的著陸點舉辦,而是初步定在內蒙古一軍用機場里。
“經過幾天的飛行之后,航天員的生理機能可能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落地后,首先要在航天專家的幫助下進行重力適應,隨后要到醫務車上進行檢查。”這位人士分析,“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兩個航天員將會被帶到軍用機場參加歡迎儀式,隨后直接被送往北京進行全方位的身體檢查。這中間不應該有更多的干擾。”
當地一政府官員說,神五順利回收后的歡迎儀式,因為很多非工作人員的進入,“顯得喜氣洋洋,但相對混亂”。
據權威人士證實,如果一切順利,“神六”歡迎儀式初步確定在17日早晨6時30分至7時30分舉行,這意味著原定五天的飛行計劃沒有改變。
返回時間
神六返回需看老天“臉色”
專家稱安全返回有把握,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本報訊(記者申劍麗王殿學)目前有受天氣影響,神六將提前返回的傳聞,昨日,專家解釋,天氣的變化對飛船如期降落會有一定影響,但神六安全返回很有把握。
神舟一號飛船副總設計師唐伯昶解釋,即使氣候有變化,對飛船也沒有大的影響,一旦有風或雨雪天氣,根據風速等大小,飛控專家們會提前將數據參數注入系統,從而對原定返回的落點進行糾正,使飛船安全返回,他說,有“神五”的經驗,對神六安全返回和平穩著陸很有把握。
“神六”飛船總設計師顧問王壯也持有類似看法。王壯介紹,神六飛船何時返回主要取決于天氣狀況和航天員身體情況,就目前狀況看,兩位宇航員身體狀況良好,都能很好堅持,突然中斷航程的可能性不大。正常氣候條件下,神六原定飛行119個小時,但目前天氣變化不好預測。
有報道稱,近期氣象局發現,神六降落場、內蒙古四子王旗將有冷空氣到來,屆時,風速和氣溫將有巨大變化。
王壯稱,一般來說,風速等的變化會規定一個極限值,在此極限值以前,不會影響到返回工作的精確性;如遇大的雷雨、雨雪天氣,則會考慮推遲。
王壯介紹,在內蒙古境內準備了主著陸場和副著陸場,一旦主著陸場天氣情況不適合降落,會考慮副著陸場;若副著陸場天氣情況也不適合飛船返回,可以適當推遲一兩天,這些都是可操作的,之前美國航天飛船也曾面臨類似問題。
王壯同時表示,由于宇航員的能量補給按照七天準備,最遲宇航員七天內將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