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昨日獲悉,近來高舉“國際化”牌的中國銀聯宣布,將“按照國際慣例”向銀行收取跨行交易查詢費用和品牌服務費用。銀行業人士透露,銀聯此舉將改變銀行卡行業的利益格局,引起銀行較大“反彈”。
《每日經濟新聞》從銀行獲知,中國銀聯日前已向各銀行下發了《關于收取品牌服務費、對跨境
跨行查詢交易收費以及調整跨境取現交易手續費標準的函》。根據該函,自明年1月1日起,中國銀聯將向銀行收取跨行查詢手續費,每筆0.15元。銀聯內部人士昨日表示,跨行查詢手續費已經確定收取,但品牌服務費還只在商議階段,未能確定收取時間。
中國銀聯執行副總裁劉永春昨天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收取跨行查詢費用的原因是,境外卡組織都對這一服務收取費用,且目前查詢功能已經占用了銀聯網絡近三分之一的資源。
銀聯內部另一人士也表示,就系統資源成本而言,取款和查詢所占用的系統資源幾乎完全相同,“查詢收費是有道理的”。不過,盡管推測小型銀行會自己承擔這筆費用,但仍有些銀行業人士擔心,大型銀行可能向個人客戶轉嫁這一成本。
除跨行查詢費以外,對目前印有“銀聯”標識的貸記卡和準貸記卡的跨行交易,銀聯還有意收取“品牌服務費”,該費用將按照交易金額的萬分之二收取。不過品牌服務費有一定的優惠措施,以“62”開頭的銀聯標準卡發卡行在2007年以前減半收取,至2008年后取消優惠。上海幾大發卡銀行對銀聯的收費反響相當強烈。幾家發卡行的信用卡部門都表示,正在與銀聯就有關內容協商。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銀聯希望收取的費用其實并非“品牌費”,而是希望能在與銀行共享的商戶手續費中,提高銀聯所得的份額。根據央行規定,在刷卡消費商戶要繳納的手續費中,收單費用比例不定,由收單行、銀聯和商戶協商解決,這也是各方“討價還價”的焦點。銀行表示,這部分費用雖然與持卡人沒有直接關系,但銀行的利潤將受到影響。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上海首席代表陸德益昨日表示,境外萬事達卡的跨行查詢確實需要一定費用,但向會員銀行收取,不直接面向持卡人。至于“品牌服務費”,陸德益表示,萬事達卡組織沒有這樣的說法,卡組織的利潤來源只是向銀行收取使用清算網絡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