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0月13日,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地區(qū)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首府納爾奇克市內務部、安全局和其他強力機關遭到大量武裝分子的襲擊,俄羅斯安全部隊與之展開激烈戰(zhàn)斗,造成至少85人在戰(zhàn)斗中死亡,其中大多數為武裝分子,另有多人被劫持。車臣反政府武裝在網站上發(fā)表聲
明,宣稱對這一襲擊事件負責。
85人死亡
戰(zhàn)斗從當地時間13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開始,約6小時后主要戰(zhàn)斗已結束,但仍有零星交火。
俄羅斯副內務部長諾維科夫說,共有61名武裝分子在戰(zhàn)斗中被擊斃,有的來自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有的來自北高加索地區(qū)的其他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官員和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官員說,有12名平民和12名警察在戰(zhàn)斗中死亡。
俄羅斯媒體援引俄羅斯災難醫(yī)藥中心的消息說,有13人死亡、116人住院。至于13人是否僅指平民,目前尚不得而知。
對于當天有多少武裝分子參與襲擊和戰(zhàn)斗,各方的估計從60人到300人不等。國際文傳電訊社13日晚援引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總統助手的消息說,共有17名武裝分子被擒。
仍有人質被扣
當夜幕降臨時,俄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切卡林說,在一個警察局的兩個辦公室內,武裝分子仍然扣押著人質,并從那里與俄羅斯安全部隊交火。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總統卡諾卡夫說,警局的五六名武裝分子扣著五名人質。到了較晚時候,那里仍然能夠聽到槍聲。
在一個紀念品商店所在的建筑,受傷的武裝分子釋放了三名人質以換水。其中一名獲釋人質說,還有三名人質被扣押。
車臣非法武裝宣稱負責
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巴薩耶夫跟隨者的網站稱,網站收到的簡短消息宣稱代表“高加索陣線”對此事負責。網站稱,“高加索陣線”是車臣非法武裝的一部分,囊括了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非法武裝組織“耶爾穆克”。
另據悉,被捕武裝分子稱他們接受的命令來自兩名遭通緝的武裝分子,其中一人是巴薩耶夫的積極支持者。不過,俄軍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巴薩耶夫參與此事。
中學教師:教學樓被占領
在內務部大樓附近的第五中學教學樓已被武裝分子占領。一位名叫薩巴達克的老師透露,學校大樓內發(fā)生交火,教學樓被占領,學校里的孩子基本上已全部撤出,許多人是自行逃出的。
據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首府納爾奇克市執(zhí)法機關人士透露,武裝分子還闖進了一個幼兒園,并把里面的兒童劫持為人質,具體情況不詳。
這讓人想起2004年發(fā)生在與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接壤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的劫持人質事件。那次恐怖襲擊造成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大量人員傷亡,釀成俄羅斯歷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悲劇。
機場等遭襲
幾乎同時遭襲的有三所警察局、該市機嘗內務部大樓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在當地分支大樓。不過,俄羅斯安全部隊成功擊退了武裝分子對機場的襲擊。所有航班被取消,機場已經由軍方管制。
普京總統:武力抵抗者殺無赦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下令全面封鎖納爾奇克市,不能放過一個襲擊者,任何武力拒捕者格殺勿論。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內政部副部長在與普京會談結束后說:“總統下了指示,不能讓一個武裝分子離開該市,那些持有武器的負隅頑抗者必須被鏟除。”
襲擊原因:解救被捕極端分子?
車臣武裝分子通過網站聲稱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國際文傳援引當地官員的話報道說,警方日前逮捕了當地伊斯蘭瓦哈比教派的極端分子,他們的信徒為了解救他們發(fā)動了這次襲擊。
但美聯社指出,在當天發(fā)生交戰(zhàn)之前,警方在納爾奇克市郊區(qū)發(fā)動突襲抓捕10名武裝分子。俄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切卡林稱,10名武裝分子全部被擊斃。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與其他俄羅斯南部地區(qū)一樣,最近伊斯蘭極端主義活動猖獗,針對警察、軍隊和其他執(zhí)法官員的襲擊也不斷增加。這與車臣分裂分子有關。
2004年12月,武裝分子襲擊了俄羅斯在納爾奇克的聯邦禁毒署,打死4名工作人員,并洗劫了一個兵工廠。俄羅斯總統普京已下令嚴厲打擊俄南部的伊斯蘭極端武裝分子。(王建芬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