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特稿:在舉行大選3個星期后,德國新總理人選仍然難產。當地時間10月9日晚上,德國現任總理施羅德與基民盟領導人默克爾就此舉行峰會,決定總理寶座的歸屬。路透社稱,由誰出任總理這個問題有望在10月10日解決。
·總理歸屬10日揭曉
據報道,施羅德與默克爾這對競
爭對手于10月9日晚舉行了三個半小時的會晤。除了他們兩人,參加會談的還有施羅德盟友、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主席弗蘭茨·明特費林和默克爾盟友、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主席埃德蒙特·施托伊伯。會談于當天午夜前結束。但是,德國政府、基社盟和默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都拒絕就會談內容發表評論。
四人計劃在當地時間10日上午11時進行下一次會晤,并計劃在會前和會后與各自的黨派高級成員舉行磋商會議。路透社指出,從目前看來,他們可望在10日解決這個問題,為組建“大聯合政府”的具體談判奠定基礎。
由于在大選中僅比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少4個議席,施羅德在選后一直不肯認輸。而默克爾也毫不相讓,堅稱自己應該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
·社民黨稱施羅德應留任
在10月7日訪問俄羅斯、為普京慶祝53歲生日之際,施羅德表示:“這既不是一次告別之旅,也不是我作為政府首腦的首次出訪,而是一次友誼之旅。”
他透露說:“成立聯合政府的可能性很高,至于它長得什么樣,還有待談判。”社民黨內部的壓力集團也呼吁施羅德繼續掌舵。他們表示:“在國家經歷劇變的困難時刻,施羅德這位最好的總理應該留任。”
·基民盟說總理寶座沒商量
基民盟高官沃爾夫說,其他問題好說,總理問題則沒商量。他表示:“基民盟只會參加由默克爾領導的政府。”
沃爾夫暗示,如果社民黨同意默克爾出任總理,他們可以請社民黨優先選擇內閣部長職位,因為這早有先例。
基民盟和基社盟所組成的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沃爾夫岡·朔伊布勒指出,如果施羅德不做出讓步,保守黨將會離開談判桌。他說:“我認為施羅德認識到自己不會繼續擔任聯邦總理。”
·施羅德不愿當外長
德國《星期日圖片報》稱,施羅德可能讓出總理寶座,改任副總理兼外長。施羅德聞言勃然大怒,認為這簡直是對他的“人身侮辱”。不過,社民黨內部人士透露,他們不排除這種選擇。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施羅德堅持他將第三次連任,但其所在的社民黨最后可能被迫同意默克爾出任總理,從而換取挑選部長職務的籌碼。
·兩黨“平分”內閣職位
《星期天世界報》透露,兩黨已經達成協議,兩黨平分新政府中的16個職位。即施羅德的社會民主黨將獲得8個部長職位,基民盟只占據4個內閣部長職位,但默克爾將出任總理,而基民盟秘書長弗爾克爾·考德則出任總理府部長,擔任大總管的角色。基民盟的巴伐利亞姐妹黨、基社盟將獲得2個部長職位。
不過,社民黨與基民盟官員都認為,即使在施羅德與默克爾舉行峰會后,依然需要有幾星期的時間才能成立新政府。
·紅+黑=短命?
社民黨與基民盟建立聯合政府,雖然能解決目前的總理危機,但將在今后的運轉和政策制定和執行上產生新的問題。基民盟的年輕有為的財政專家、前議會黨團主席默爾茨對大聯合表示懷疑,認為雙方在就業市場的政策上分歧太大。
著名的漢堡世界經濟檔案所所長施特勞伯哈爾認為,這種大聯合有如一把達摩克勒斯劍,這對德國經濟來說是能想象的最壞的結果,意味著政治上的停滯不前和改革與經濟的擱淺。有分析人士認為,社民黨與基民盟這一紅黑聯合政府將是一個短命政府。(王輝王建芬)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