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北京晨報》報道,從10月12日(本周三)開始,由財長斯諾率團,美國金融高官將集體開始中國之旅。這是中國7月21日調整人民幣匯率制度后,美國金融高官的首次集體來華。雖然境內外媒體報道紛紛渲染“來者不善”的氣氛,但部分學者并不認同這種緊張的看法。
美國財政部10月8日發布的
新聞稿披露,斯諾一行將從12日開始對中國的訪問,除斯諾本人外,訪問團還包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杰夫里、財政部副部長亞當斯以及新上任的美國財政部常駐中國金融專員洛文杰。
據悉,外界仍將斯諾此行的目的簡單地歸結為對人民幣匯率施壓。境內外媒體報道紛紛渲染“來者不善”的氣氛,其論據是美國財政部原計劃在10月15日前向國會提交對主要貿易伙伴國的貨幣審核報告,但日前宣布將推遲到11月初公布,即等斯諾的中國之行結束后,美國政府才決定是否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并加以制裁。
但是,中國學者并不認同這種緊張的看法。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意見歷來不一致,美國政府的態度一向要溫和得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易憲容博士9日指出,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即將啟動的這一輪中美金融高層對話。他認為,匯率問題只是斯諾此行可能涉及的論題之一,在G20會議等場合,中美應該會就金融和貿易等領域內的許多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亞當斯在10月初發表的言論也顯示,斯諾此行將從三個方面處理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匯率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外兩個方面分別是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改善金融服務業。
另悉,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是斯諾此行的駐足點之一。該會議將于10月15日至16日在河北香河舉行,斯諾與格林斯潘將作為美方代表出席。(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