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銀監會省級派出機構,青島銀監局成立兩年來,始終堅持“一手抓服務、一手抓監管”的宗旨,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促進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發展。截至今年8月末,青島轄區銀行業各項存款達2634
億元,各項貸款達2165億元,比2003年6月末分別增加794億元和501億元,增幅分別為43.2%和30.8%。
與此同時,銀行風險明顯降低。到今年8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比率為6.35%,比2003年底降低13.6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82個百分點;法人銀行機構資本充足比率大幅度提高,已接近或超過國際上資本監管規定標準;銀行經營效益大幅度提高,2004年轄區銀行業當年實現扭虧為盈,實現賬面利潤32億元,今年前八個月又實現賬面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266%。
促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
金融機構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地區銀行業發展的水平。
2003年,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韓國中小企業銀行相繼設立青島分行,青島海協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順利開業;2004年,恒豐銀行入駐青島,華夏銀行青島支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青島代表處升格為分行;2005年,青島銀行業再添新軍,批準組建了民生銀行青島分行和新韓銀行青島分行,并將于年內開業。兩年內共有4家中資銀行機構、2家外資金融機構入駐青島,是我市歷史上入駐銀行機構最多的時期。這與青島銀監局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政策上的支持,并努力創造條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吸引中外銀行機構落戶青島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
此外,青島銀監局還積極支持轄區商業銀行整合機構資源,提升服務功能。兩年間,共批準新設和升格支行80個,儲蓄所升格分理處119個,遷址更名107個,撤銷低效網點199個,批準或備案同意開辦自助銀行服務網點72個。截至目前,青島地區已設有各類分行級銀行機構31家、營業網點1343個,形成了一個法人銀行機構資本較為充足、各類機構比較齊全、綜合服務功能較強的銀行業組織體系。
加大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信貸力度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離不開銀行的信貸支持,駐在青島就要為青島的經濟發展服務。正是認識到這一點,青島銀監局密切關注轄區經濟發展變化,強化窗口指導,引導商業銀行靈活運用信貸政策,支持地方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為加強對轄區經濟金融發展變化的跟蹤監測與分析,及時引導信貸資金投放,2004年7月起,青島銀監局開始建立青島銀監局月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議制度,組織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關部門、企業和部分專家,按月分析轄區經濟發展與銀行貸款變化情況,對貸款增幅出現下降的商業銀行,及時約見其主要負責人談話,深入分析貸款下降原因,引導其均衡投放貸款,防止信貸增幅回落給轄區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青島銀監局根據青島轄區經濟發展特點,確定了信貸資金重點支持的產業、行業和項目,突出支持了我市“三大特色經濟、四大工業基地、五大產業集群”和農業、高科技產業、交通、能源等薄弱環節以及奧運比賽場館、大煉油、跨海大橋等建設項目。為切實支持我市經濟的產業集群化和企業集團化發展,青島銀監局指導青島市銀行業協會牽頭制定并組織實施了《青島市銀團貸款業務規范》,更大程度地滿足了大企業、大項目的資金需求。
為積極推進小企業貸款產品和制度創新,改善對小企業的融資服務,青島銀監局按照銀監會出臺的《銀行開辦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及時督促和指導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定或落實適合本行情況的小企業貸款業務模式和實施細則,采取自主靈活措施,大力進行小企業貸款產品和機制創新,開發適應不同需要與選擇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最大程度地滿足小企業貸款需求。同時,優化和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努力改善中小企業和縣域經濟的信貸服務。
強化風險監管實現不良“雙降”
兩年來,青島銀監局始終堅持以風險為本的監管,不斷強化風險監管的各項措施,有效促進了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穩健發展。該局加大了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和損失撥備情況的監管力度。督促城市商業銀行認真落實資本充足率分年度達標規劃,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和資產結構,不斷提高自我補充資本能力;積極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支持其認真做好不良資產置換工作。堅持審慎監管原則,督促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足額提取各類損失準備金。今年前八個月全轄新提各類損失準備金4.96億元,余額達到27.7億元,進一步增強了轄區商業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
青島銀監局加強了貸款分類偏離度考核,通過現場檢查,及時掌握各銀行機構貸款質量真實情況,將檢查結果與各機構自行確定的不良貸款情況進行比較,計算出各行的偏離度,并據此要求有關銀行對貸款質量分類進行調整。建立了轄區不良貸款處置情況統計制度,按期對轄區不良貸款處置情況進行研究分析;建立了轄區大額授信和重大違約事項統計制度,按月收集、分析、匯總1億元以上大額客戶授信情況和房地產、汽車零售貸款違約情況;加強了轄區銀行貸款集中度風險的監測與分析;建立了監管臺賬制度,將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管中發現的違規問題、重點業務風險、重點監控機構等納入臺賬管理。充分發揮非現場監管工作的預警功能,對非現場監管中發現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風險隱患,及時向有關銀行金融機構進行反饋和提示,提出監管意見和建議。截至2005年8月末,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26.69億元,比2003年末減少212.19億元;不良貸款率6.35%,比2003年末下降13.61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占比“雙降”的目標。本報記者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