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的瑞典皇家學院,2005年度諾貝爾獎陸續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等已相繼公布……
諾貝爾科學獎從1901年成立,對有志者來說是夢寐以求的。由于瑞典和挪威的不斷努力,諾貝爾獎已成為世界矚目的權威的國際大獎。
它是根據瑞典科學家、發明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
旨在表彰每一年分別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世界和平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或組織。
★ 200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獲得者: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與羅賓·沃倫
成果解讀:發現幽門螺旋桿菌以及該細菌對消化性潰瘍病的致病機理
★ 200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得者:約翰·霍爾(美)、特奧多爾·亨施(德)和羅伊·格勞伯(美)
成果解讀: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譜學發展貢獻 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
★ 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獲得者:伊夫·肖萬(法)、羅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羅克(美)
成果解讀:有機化學的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
★ 2005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獲得者: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總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
成果解讀:制止核能用于軍事目的并確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方面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