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許靜報道:已開發的溫泉旅游區130個,廣東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溫泉開采區!在最近廣東省旅游局、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泛珠三角溫泉旅游論壇上,有專家疾呼:廣東省應盡快對全省溫泉資源進行詳細摸底并制定相應的開發利用規劃,避免出現溫泉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無序開發。
全國溫泉開
發,三分之一在粵
據旅游部門統計,以休閑、度假、健康為主題的溫泉旅游,已占據了廣東休閑旅游市場的半壁江山。除了清新溫泉、從化溫泉等人們熟知的溫泉度假區,這兩年全省更地新建溫泉旅游景區更是如雨后春筍。廣東溫泉的開發速度,讓不少市民都覺得驚訝:“廣東竟然有這么多的溫泉!”據今年5月份國土資源部發布的《中國地質環境公報》,2004年,廣東溫泉開采量達3360萬立方米,成為全國溫泉開采量最大的省份。目前,廣東省已開發利用的溫泉達130多處,約占全國已開發溫泉旅游區總數的1/3。另外,有6處投資額超過億元的溫泉旅游項目正在建設和籌辦當中,而處于規劃招商中的大型溫泉項目也不下10個。在昨天的論壇上,與會專家不約而同地提醒廣東有關部門:應當特別注意溫泉資源的保護和規劃管理!
開發是否過度?其實根本沒“度”
以廣東的溫泉旅游開發現狀,是否存在對溫泉資源的過度開發?面對記者這一問題,與會專家也都難作回答!斑@是一個正在研究中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表示,“溫泉的性質一方面是地熱,屬于國家鼓勵開發的能源;同時又是水資源,大量抽取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陷、地裂等弊病。由于溫泉是近年來新興的旅游項目,對溫泉開發應有的力度還正在論證中。但對于廣東,這一問題已顯得緊迫!薄傲硪粋問題是,以廣東的資源現狀和目前的旅游發展水平,如何開發才算合理開發?”劉德謙建議:廣東應盡快由有關部門牽頭對本地區資源狀況、開采量結合廣東旅游發展情況作一詳細的調查,進行合理開發研究,使溫泉開發真正有標準可依。劉德謙介紹,今年江蘇省已經斥資8000萬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地熱資源調查與開發應用研究,這在全國還是首例。
多是日式溫泉,忽視本土文化
對溫泉旅游的有序開發應注意的還不僅僅是資源保護問題,“除了日式溫泉,廣東為何不能有與嶺南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粵式溫泉’?”廣東省旅游局局長鄭通揚表示,目前廣東省溫泉旅游度假區的開發與本土文化的結合不夠,而對于旅游景點來說,只有與本地文化特色相結合才能有長遠的發展!皬V東溫泉開發近距離重復現象非常嚴重。”中山大學地理學院彭華教授指出,由于目前廣東的不少溫泉并沒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同質化很可能將溫泉企業引向惡性競爭。他建議,廣東眾多的溫泉企業應該成立有關機構,建立信息網,并研究內容創新,建設有特色的溫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