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6月開始,保監會為了充分促進國內保險市場主體發展,半年內批準了18家保險公司籌備,新公司也無一不把山東作為首先要搶奪“蛋糕”的地區。山東省保險主體的迅速增加,人才競爭白熱化。隨著我省保險機構數量的增多,各級高級人才短缺所形成的瓶頸效應將越來越明顯。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介紹,按照慣
例,開設一個保險總公司,內勤管理人員起碼要有80人,分公司要有60人左右,支公司大約在30—40人左右。據此推測,僅內勤管理人員,全省的保險人才缺口就很大,還不包括保險機構最迫切需要的保險營銷人才。
目前我省高級保險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營銷人才等仍然相當短缺,而這些關鍵性的人才,卻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有關專家認為,未來三五年內,優秀的保險人才,包括優秀的管理人才、銷售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將更為稀缺。
人才供應為何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呢?究其原因一是保險業市場化時間短,積累的人才數量少;而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現行的保險人才培養管理使用機制有缺陷。
一位保險公司員工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最近提拔了一批人,因為公司擔心這批人流失,因為新公司的到來而提拔,多少有點讓人覺得奇怪。還有一家公司采取了就是不提拔的策略,因為一提拔就有了跳槽的資本。
有專家指出,現在保險公司的人才戰略出了問題,保險公司把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沒有放在育才方面,沒有做到培養人才、使用人才、造就人才的各個環節相扣。
山東大學人才管理專家蓋勇副教授認為,穩定的有戰斗力的人才團隊,其經驗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要有完善的激勵機制。良好的經濟激勵機制和內部提升機制,既能夠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又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保證;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機制。要著眼當前,致力長遠,努力建立一個與公司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人才培育體系,打造為企業員工提供系統的訓練和持續學習的平臺,培養造就一批善于學習、適應市場、勇于創新的保險人才,以提升保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留住人才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善于發掘企業內部潛在的優秀人才。每個員工都可能是一個潛在的人才,只要不拘一格,大膽使用,人才總會脫穎而出。
但是不少保險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所有保險公司面臨的是營銷隊伍人才的不穩定。過分注重以業績考核為核心的激勵機制,不利于保險營銷人才的培養和積累,營銷職業壓力過大,使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從事或難以勝任,致使優秀保險營銷、管理人才沉淀難。
(完)(記者周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