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如出現流行將按四級預警、衛生部成立全國流感大流行準備工作領導小組……”為切實做好應對流感大流行的準備工作,昨天,衛生部公布了《衛生部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計劃與應急預案(試行)》,預案
就應對流感大流行組織指揮體系及準備、應急反應等方面工作進行了規定。
【預案·發布】
衛生部成立預防小組
“判定流感大流行各階段,建議劃定疫區范圍。”預案規定,衛生部成立全國流感大流行準備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協調全國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做好流感大流行預防控制和醫療準備工作。
四級預警應對大流行
預案規定,按照新亞型流感病毒疫情發生和流行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將新亞型流感病毒疫情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進行預警,分別實行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應急反應。
大流行階段為紅色預警。
流感用藥成儲備藥物
應急預案中指出,衛生部負責擬定流感藥物儲備的品種和數量,報送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儲備。藥物儲備和調用按照國家發改委《國家醫藥儲備應急預案》規定執行,這標志著為流感大流行儲備的藥物進入國家醫藥儲備范疇。
新病毒需多部門確認
預案要求,國內報告發現人類病例中分離出新亞型流感病毒,需國家流感中心和至少一個流感分中心或一個其他部門流感實驗室共同確認。流感大流行到最嚴重的紅色預警時,衛生部將每日發布疫情。
老人兒童優先用疫苗
對于流感大流行期間的疫苗使用,應急預案明確規定,將優先考慮保護為社會提供基本服務的人群和老人、兒童等高危人群,降低流感新亞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記者
劉圓圓
【預案·分析】
人類為什么害怕流感和禽流感
近年來,全世界對已近三十年未發生的流感大流行保持著高度警惕,原因是隨著流感大流行久未發生,人群中對流感病毒的抵御能力逐步下降;同時流感病毒出現新亞型的幾率也逐漸增大——人類是不可能對一個從未見過的或者已經變種的流感病毒具備抵抗力的,一旦這種流感新亞型病毒出現,世界范圍的流感大流行將可能出現。
我們面對的人禽流感更是一個新生代傳染病。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早在1981年,美國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類引起結膜炎的報道。1997年,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發生H5N1型人禽流感導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近年來,人們又先后獲得了H9N2、H7N2、H7N3亞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類的證據。
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衛生部門最害怕的,是一種偶然發生、但又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在人身上同時感染流感和禽流感,人類可能面臨著新的毀滅性災難。如果它們在人身體上發生變種,整合出一個新型的不知名病毒,而這個變種向傳染人的方向發展,人類將可能面臨一場全球范圍的、高流行高死亡率的公共衛生災難。據新華社電
【預案·背景】
我國疫苗接種率不足千分之十
近日召開的2005年流感疫苗研討會上,包括鐘南山在內的專家呼吁,現在我們國家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不足千分之十。
20世紀曾有過4次流感大流行
20世紀人類曾發生過4次流感大流行,即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死亡2000萬人;1957-1958年的“亞洲流感”,死亡100多萬人;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死亡46000人;1977年的“俄羅斯流感”。
我國是流感的多發地,每年流感發病數估計可達上千萬人。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發于我國。據新華社電
【關鍵詞】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流感患者呼出的每一個氣溶微粒中,含有10萬-100萬個流感病毒。
在我國北方每年10月到4月為流感高發季節。流感起病急驟,主要癥狀有發熱并伴有寒戰、頭痛、肌肉酸痛、關節痛、乏力、咳嗽及咽喉痛等,患者極其痛苦。病程長達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