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廣東省物價局召集醫療價格改革聽證代表舉行座談會,就《廣東省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規范方案修改說明》再次征集聽證代表的意見。由于是閉門會議,會后主辦單位收回了修改方案的資料,記者未能探得方案詳細內容,但據與會聽證代表介紹,最大的變動是上次擬提價的127項升價項目刪去了36項、降
低了19項的升價幅度。
廣東省物價局副局長馬壯昌表示,此次的修改稿并不是最終方案,還要吸納聽證代表的意見再作改動。
代表:政府應加大投入
據了解,參加6月28日醫療價格改革聽證會的35名代表中,有22名代表出席了昨天的閉門會議。廣州奔達建工補強專業有限公司代表孫威力表示,“我參加了這么多次省、市物價部門組織的聽證會,對修改后的聽證方案進行回訪這是唯一一次,這點非常值得肯定。”
深圳群眾代表韋武向站在會場門外的記者表示:“由于上次醫療價格改革聽證會代表們的分歧比較大,因此省物價局和衛生廳對方案進行長達三個月的修改,并重新聽取代表意見,能有這樣的舉措相當可貴。但從實際效果來看,由于是封閉性會議,僅僅向聽證代表交代并不夠,最好是打開大門,讓媒體參與,政府最終要交代的是廣大市民。”
此次座談會上,代表們一致呼吁政府增加醫療衛生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資金投向也要從大醫院和城市偏向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偏遠地區及農村醫療機構。來自廣東省某三甲醫院的代表林展翼表示,“國務院已經宣布醫改失敗,如果醫療收費該降的降下去了,該漲的卻漲不起來,醫院運轉的資金就會出現缺口。在現有的財政體制下,如果政府責任缺位,醫療價格改革想要取得突破很困難。”
調整:為患者減負8000萬
據聽證代表孫威力介紹,修改稿與此前的聽證方案相比最大的變動是將原擬提價的127項減少到91項,減少了36項,如單胎順產、雙胎接生、剖宮產術、各種死胎分解這4個接生項目,僅保留難產接生,價格原擬由目前的730元升到1000元,現在調整為900元;調低升價幅度的19個項目中,中醫有7項,包括眼針、電針、燈火灸、頸椎病推拿治療、直腸脫出復位治療等
根據省衛生廳的測算,修改后的方案平均降價項目幅度高于漲價項目幅度3.2個百分點,總體下調金額為8000萬元,而初次聽證方案預計調高的金額為1.36億元,為患者實際減負4000萬元。
市民:醫院可能另有對策
市民徐小姐今年上半年剛在一家三甲醫院順產生了小孩,花費3000多元。她告訴記者,如果單看單胎順產接生手術的價格,規定是不超過550元,但一進手術室,各類費用就接踵而至,沒有1000元要生個小孩根本不可能,而900元打包一個“難產”更加不現實。“到醫院,救命的時候都得聽醫生的,他要是告訴你打包的是最最基本的,如果想要安全一點,就要多加點這個,加點那個,病人敢拒絕嗎?”徐小姐擔心,如果醫院認為價格低于成本價有可能偷工減料,影響醫療效果。
醫療界:一口價不太現實
廣東省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主管醫政的負責人均表示,這份新調整的價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醫療技術價值的重視,但這個幅度還遠遠不夠。而各類降價項目,明顯增大了醫院的經營難度,尤其對于中小醫院會造成沖擊。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醫務界人士表示,如果一味地壓低醫院的利潤空間,可能會提高醫療風險,醫院也許會用降低成本的方法來彌補損失。從醫療角度而言,相對簡單的單病種更適宜價格打包,復雜的單病種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一口價”的做法缺乏現實意義。他表示:“取消醫院15%的藥品加價、縮減檢查費用、控制看病價格,這些損失都需要醫院來承擔,醫院如何能吃得消?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政府增大投入,完善財政補償不足。”
衛生廳:醫療改革是整體工程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張壽生表示,對于醫療改革的評價必須全面,醫療改革不僅只是價格的調整,還包括政府的投入、醫德醫風建設、社會保障體系等內容。這次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應該是一個科學調整,不可能只有下調沒有上調,同時除了價格的改變外,還包括醫療服務結構的調整,因此衛生廳在聽取了聽證意見后,在維持原有改革精神的前提下,對調整方案作出了再次修改。(記者
劉璽 游曼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