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將有750萬“奧運人口”用餐。食品安全舉足輕重。日前開始的北京市科技學術交流月的首場國際研討會,便是—奧運食品安全準備好了嗎?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接待的奧運代表團、新聞媒體、各國游客及現場觀眾,將達750萬人。750萬“奧運人口”就餐,食品安全無疑舉足輕重。現在,15位國
內外專家組成的2008奧運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正參與北京奧運食品安全保障方案的研究、制訂和實施。
方案包括———
依據嚴選原則,建立奧運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保障奧運食品供應安全,將依據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確定奧運食品定點供應基地及企業。嚴格進口食品準入制度,食品經檢測達到奧運食品安全標準的,方可供應奧運會;建立奧運食品物流配送中心,設置必要的技術防范和防爆安檢設施;奧運食品將全部加貼電子標簽,實現全程追溯。
建立奧運食品安全數據庫,構建奧運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和奧運食品全程安全監控系統。
通過奧運村和奧運場館內以及城市公共區域的食品安全檢查等工作,強化奧運會期間的食品安全控制。
成立“奧運食品安全應急指揮中心”,加強奧運食品反恐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搞好食品安全專業培訓及廣大市民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等,確保奧運會的食品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對于北京市民也關注的日常食品安全問題,北京市目前已行動起來,規范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到2008年,北京市農業標準化基地將達到1000家;在食品生產加工領域,強化企業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和責任,大力推進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的認證工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在食品流通環節,全面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實行不安全食品強制退出和恢復評估制度,構筑確保安全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在食品消費領域強化監督檢查,重點加強餐飲業和集體用餐單位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建立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大力推進HACCP認證工作,使本市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幅度減少。
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副主任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