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王女士陪同孩子到古寨小學參加一年級新生的開學典禮時,發現同校高年級一些班級,每個班的學生都是滿滿當當的,有的班級多達70人,學生的課桌都擠到了講臺邊。而李女士兒子所在的一年級某班只有52名新生,偌大的教室顯得明亮寬敞,班主任李老師笑著對她說:“你的孩子不用再挨擠了!”
不僅是古
寨小學,市區鯨園小學、長征小學、統一路小學、塔山小學以及古寨中學、塔山中學、城里中學等學校的新生,上課也不用擔心挨擠了。這些學校中,幾所小學新生的班額都在52人至55人之間;幾所中學的班額在56人至64人之間,是多年來班額下降最明顯的一年。
近年來,學生過多,導致中小學班級“臃腫”,一直是困擾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難題,也令教育主管部門感到頭疼。長征小學一年級一班的王敏洋老師說,過去70多人的班額,使老師在授課、管理及批改作業等方面都承擔著過重的壓力,師生間無法正常地進行有效互動。新學期一接手新生,看到班上只有56名學生,她心里別提有多輕松了。
環翠區教育局普教科科長王金奎告訴記者,隨著威海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外來人口的數量不斷增長,直接導致了我市城區中小學入學人數的增長。但近兩年,就學人數增多,班額不僅沒增,反而比2001級和2002級有所下降,這是市區兩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2003年,市政府提出要用3年的時間,使城區中小學的班額降下來,基本控制在60人以內。
資料顯示,環翠區城區共有6所初中、9所小學。2000年時,環翠區共有初中160個班,平均每班68人;小學206個班,平均每班60人。到了2005年,初中增加到203個班,平均每班63人;小學增加到239個班,平均每班57人。雖然5年間學生總數和新生數量都在增加,但班額卻在不斷地下降。記者采訪中得知,環翠區近幾年投入校舍的資金達1.3億元,先后新建、擴建了環翠國際中學、威海十中、長征小學等學校,同時各個學校也深入挖潛,增加班數,從而使初中和小學的教學班增加了80多個。
據王金奎介紹,導致新生班額下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嚴格按區劃就讀制度發揮了作用。今年按市政府規定,嚴格區劃,就近上學,除另有規定的條件外,一律不得跨區就讀。因此許多區外的學生今年不能再到環翠區的中小學報名就讀,這直接減少了環翠區學生的班額。如古寨中、小學就減少了100多名區外學生,使往年較大的班額有效下降。
環翠區小學和初中的班額下降了,其他區的班額如何呢?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高技區社會事業局教育體育科科長王海建。他說,按照今年市里的規定,只有父母一方在市直或在環翠區工作的外區學生,才能在環翠區中小學就讀。按照這條規定,大約有140多名高技區籍的學生要回到高技區上學,這確實增加了高技區的班額壓力。但由于高技區幾年來對教育投入大量資金,先后新建了高區一小、柴峰小學,因而教學設施非常充足,即使增加了這部分學生,今年的班額卻仍比往年縮小。如高區一小今年新生班額為63人,去年則為70人。高區一中和威海九中的新生班額在60人左右,基本與去年持平。
經技區社會事業局教育體育科負責人鄭殿清說,經技區中心區學校今年的班額壓力較大,主要是外商子女和外來經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人數增加。如皇冠小學、皇冠中學班額均在62人左右,長峰小學則為65人左右。鄭殿清說,目前經技區正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以進一步減小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