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收購階段性工作初步完成企業有信心重振“科龍”風采 海信首次發布“科龍重組”信息
本報訊海信集團昨首次發表了有關收購科龍的書面消息。來自該集團品牌部的這則消息稱:海信收購科龍“塵埃基本落定”,協議收購的階段性工作初步完成。消息還稱,海信收購科龍是其
已經具備規模擴張能力的體現,收購行動有利于高起點快速增強海信白電的競爭力,同時,海信也有能力重振科龍風采。 海信方面稱,海信收購科龍有利于高起點快速增強海信白電的競爭力,而且收購行動基于這樣的前提條件:一是經過多年的技術、人才以及資本積累與沉淀,海信集團具備了規模擴張的能力。二是從1996年以變頻空調切入空調行業,2001年收購北京雪花切入冰箱業,海信白電得到健康快速的發展。迄今,海信變頻空調已占有國內60%左右的市場,而冰箱連續保持100%的增速,今年的產銷量將突破100萬臺。盡管如此,海信白電產能仍有局限。為此,今年年初,海信在江蘇南京、浙江湖州投資收購了新的生產基地。收購科龍成為第一大股東后,將進一步壯大海信白電的整體實力,進而增強海信集團在國內外的競爭力。三是雖然科龍經營出現暫時性的問題,但其多年積累的品牌、管理、技術以及市場資源等有相當的基礎,另外還擁有大批勤勉敬業的專業人才隊伍,在產能、技術、市場上完全可以與海信形成互補。四是科龍在創業階段形成的重技術、重人才的文化在廣大員工思想中仍有著很深刻的影響,與海信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一旦被激活,雙方的干部、員工較容易融為一體。五是動蕩的科龍需要踏實、務實、堅實且有持續安全保障的“新東家”,因此,海信選擇科龍有利于形成雙贏局面。
在談到為何由海信空調有限公司收購科龍的問題時,海信認為,這有利于今后的業務重組,可避免重組后因解決同業競爭造成重組難度。海信空調由海信集團控股93%,是海信白色家電的龍頭與旗艦,通過海信空調進行收購有利于今后產業重組。同時,海信空調資本實力雄厚,符合有關重組的規定。
關于9億元的意向價格,海信稱是以科龍的凈資產為參考談判后形成的。但最終價格還會根據審計結果作相應的調整。
關于目前的經營管理,海信稱,在協議簽定、股權正式過戶到海信前的過渡期間,為遏制科龍經營的下滑態勢,盡最大可能減少股東的損失,盡快全面恢復科龍經營工作,科龍董事會將聘任新的經營班子成員,并且海信也將在市場營銷、資金、內部管理等方面為科龍提供支持。
在解釋科龍的有關司法糾紛時,海信稱,科龍公告的因債務所形成的司法糾紛,是科龍公司暫時的經營困難所造成的,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科龍和海信的共同努力下,企業會迅速恢復正常運轉,這些暫時的困難和問題也將會隨之得到妥善解決。
業內外人士普遍對海信重組科龍后的走向進行了諸多的研究和猜測,而海信在正式公布的消息中表示,海信有信心重振“科龍”風采。
海信認為,任何機遇都有風險,對重組科龍后的困難與風險,海信方面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也做了積極而周密的恢復計劃。同時,科龍、容聲都是多年積累的知名品牌,在政府和海信的支持下,緊緊依靠科龍全體員工的努力,科龍將迅速走上正常的經營軌道。
對人們關注的品牌運作、產業重組以及有關整合等問題,海信方面還做了以下表態性的信息披露:
其一,多品牌運作對任何企業都有挑戰性,海信將本著各有側重、共同發展的策略科學規劃,實現共贏。
其二,關于產業重組,海信正在認真研究。收購結束后,將本著最大程度發揮資源效率、促進產業規模擴張的原則,并依據法律要求與規則,在保證股東利益、有利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規劃與實施。
其三,海信與科龍在研發、采購、物流以及銷售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互相提攜、共同提高的效應。
海信方面還稱,鑒于科龍系上市公司,海信方面披露的所有信息均須遵照有關法律規定進行,此后,海信還將依據有關法律適時公布相關信息。(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