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因為聽信了投在報箱里的藥品小廣告,古田路9號的姜先生和老伴在購買服用了“氣血固本口服液”后,出現腹痛癥狀,投訴無門,老人后悔不已。
半個多月前,姜先生在報箱里發現了一份名為《特別關注》的小報,為名為“氣血固本口服液”的藥品做宣傳。姜先生和老
伴有病在身,自己又有便秘,見廣告稱對便秘療效顯著,且包治多種病癥。于是老兩口第二天就購買了一個療程的口服液,花費千余元。姜先生的老伴第一次服用,出現了肚子痛的癥狀。老兩口堅持服用了10多天后,不但沒有效果,病情越來越嚴重,只好停用。
接到姜先生的投訴后,記者撥通了小報刊登的青島銷售點聯系電話。接電話的人表示,電話只是口服液咨詢電話,廣告的事她不知道。接話人提供了負責廣告宣傳的于某的手機號。于姓男子承認報紙是他們散發的。
記者從市藥監局安檢處了解到,我國對非處方藥的廣告發布有著嚴格的審批程序,廠家要取得廣告發布權,要審核廠商的經營許可證是否齊全,經層層審批后,藥監部門才發給廠家廣告文號。工商部門提供的情況說,目前大肆散發的違法醫療廣告,或是有廣告證明文號,但超范圍刊登,或編造廣告號,或什么號都沒有,或者盜用了他人廣告號。廣告內容則極盡夸大之能事,或以人物傳記、專題報道等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或在廣告中使用醫療機構、醫生、專家、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等,具有很大的誤導性。消費者不要相信虛假宣傳。
市北區工商局消保科執法人員表示,他們將對散發小廣告當事人進行調查,并將依法進行處理。(記者陳小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