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需求旺盛 |
是未來島城寫
編者按
從今年4月份開始的一系列宏
觀調控政策,波及整個房地產市場,寫字樓自然也未能幸免,即使像位于島城最黃金地段的TOP·頤和國際項目,據稱銷售狀況也一度緩步不前。
如今,宏觀調控的風波似乎已經漸行漸遠,而隨著2008年的臨近,青島作為國際化都市的魅力益發彰顯,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企業開始進軍青島,在這里設立辦事處或分支機構,有些企業甚至將總部設到青島。面對如此好的前景,開發商們將如何動作?未來島城的寫字樓市場又將有哪些新特征呢?
新特征A 供應放量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寫字樓市場明顯放量,下半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像金孚大廈、華歐英德隆、國華經典、遠洋大廈、乾豪國際廣場、魯邦廣場、海同峰匯、萊鋼大廈、開發區國際貿易中心、富瑞大廈、城市桂冠、鼎業大廈等,都在今年推向市場。規模如此巨大的供應量同時對外銷售,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據市南區樓宇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提供的調查,今年上半年,市南區在建寫字樓17座,總建筑面積為81萬平方米,比2004年底分別增長89%和67%;已建成寫字樓97座,總建筑面積303萬平方米,比2004年底分別增長9%和7%。
新特征B 需求旺盛
隨著青島經濟的發展和城市魅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企業開始進駐青島,目前青島新聞網就有人發布帖子,急切地幫日本客戶求租辦公寫字樓。而先前部分寫字樓的高入駐率,顯然也是需求旺盛最好的證明。目前市南區投入使用的97座寫字樓,已進駐企業5000余家,寫字樓入駐率達90%;而像海信大廈、新世界數碼港、陽光大廈等品質較高的寫字樓,入駐率已接近100%。
寫字樓需求旺盛的另外一個表現是需求結構的變化,許多以前只租不買的外資企業或辦事機構,開始大面積購買寫字樓,這表明他們對青島經濟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寫字樓本身增值潛力的看好。
新特征C 定位明確
雖然寫字樓市場供求兩旺,但有一種現象卻耐人尋味:一方面,有企業在網上發帖多日,始終未能找到合適的辦公場所;另一方面,許多寫字樓拼命打出各種概念,卻始終未能取得滿意的銷售效果。
業內人士分析,寫字樓定位不明確,是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像在青島新聞網上發帖的那個日本客戶,特意聲明只要“純寫字樓”,而對商住兩用并不“感冒”。他們的理由是,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兩者不能混為一談。但目前我市的寫字樓,有相當一部分是商住兩用,即便在我國的廣州、深圳,這種模式也已經被明令禁止。
另外,一些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已不再偏愛“全家福”式的辦公室,而轉向總部與各部門分開,總部設在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寫字樓里,生產、銷售、服務等部門分別設置在與業務相關連的地段。這也要求寫字樓的開發商調整項目定位,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戶型布局。
寫字樓該怎樣定位,是寫字樓開發商必須明確的一個問題。在寫字樓市場剛剛起步階段,那種商住兩用的樓盤很好地適用了市場的需要,但隨著寫字樓市場的發育成熟,智能化、專業化可能是更適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