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國家工商總局不久前已宣布,將在全國工商系統內建立聯網的“黑牌”企業數據庫。無論企業注冊地在哪里,只要被評為“黑牌”企業,在全國范圍其經營行為都將被限制。 近年來,為規范企業經營,打擊不法經營行為,國家工商總局根據信譽評定
等級,將企業分為四種類型,并以不同顏色來表示,“黑牌”企業信用等級最差,為嚴重失信企業,是指那些因為有嚴重違法記錄被工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這些企業的信息將被收錄到“黑牌”企業數據庫里,定期向社會公布。質檢、稅務、海關等部門也將對這個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 這種信息共享帶來的根本不同是,如果以前某企業在北京不守信用被吊銷了營業執照,可以馬上到上海重開一家,因為上海工商部門并不知道該企業在北京的嚴重失信行為,“打一搶換一個地方”成為一些違法經營者逃避法律制裁的貫有手法,但是,全國各地工商機關以及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后,情況就不同了,在北京工商部門把該企業列入“黑牌”企業之后,上海工商部門的數據庫里也會馬上顯示該信息,這意味著,該企業法定代表人在3年之內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再辦企業。據悉,今后,工商部門還將把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信息,及時通過工商行政管理網站向社會公示。
四方工商分局注冊局有關人員介紹,目前一些企業之所以敢于制假售假,從事商業欺詐等失信行為,除了為賺取巨大的商業利潤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的失信成本太低,幾千塊錢的罰款起不到有效的懲戒作用。“數據庫”的建立以及社會共享,則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失信成本,強化了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力度。
據悉,自國家工商總局根據企業守信程度,將企業劃分為守信企業、警示企業、失信企業、嚴重失信企業四個等級以來,針對不同信用級別的企業,有針對性地實施監管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國共有7個省、4個直轄市全系統實施了分類監管,已對510萬家企業實行了企業信用等級分類,分類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66.5%,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聯網單位已達半數,共擁有639萬戶企業的基本信息,其中吊銷企業129萬戶、注銷企業278萬戶。目前,數據庫已經收集了此類企業129萬戶。
我市工商部門于2003年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該項數據庫,兩年時間內共有近萬名法定代表人“榜上有名”,但由于沒有實現全國連網,僅限于市內“四區”、“五市”資源共享,許多“外來的和尚”尚未列入監管有效范圍,成為監管盲區,其投資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帶來了經濟秩序的不安全因素。此次國家工商總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數據庫共享,則將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鮑文輝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