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我市民營企業青島天智集團與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勘查協會合作建設的青島天智國際礦權、礦產品交易市場自去年8月份正式掛牌以來,已入駐企業近200家,發展網上會員3000多家,成為我國礦權、礦產品最具影響力的交易平臺。該市場去年還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島)首屆國際礦權、礦產品交易會暨礦業
項目投資洽談會,簽訂礦業合作項目金額26.4億元。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已成為礦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但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直到2003年8月份,我國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探礦業和采礦業,礦業商業化和市場化程度還很低,投資形式單一,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存有明顯距離。在此形勢下,構建一個礦業投融資平臺和礦產品交易平臺十分必要。長期從事地礦教學與研究的青島天智集團總裁張金亮長期以來一直關注著我國礦業商業化和市場化進程,并到南方各地進行多次考察,隨后投資5000余萬元,與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勘查協會合作,興建了中國第一家礦產品及相關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同時也成為中國第一個探礦權、采礦權交易中心和中國第一個礦業資本運營平臺。
據交易中心總經理趙學章介紹,礦權交易市場主要是非實物交易,像證券交易場所一樣,買賣的是探礦權或采礦權,不受區域限制,同時,青島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青島港擁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礦石碼頭和中國最大的原油碼頭與集裝箱碼頭,我國進口的大部分鐵礦石都經由青島港。在青島建設一個集礦產品及相關產品展示與交易一體、運用網上信息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新型模式的礦產品市場,為信息相對缺乏的內陸省區的礦產品生產的貿易企業提供了一個面向世界的窗口和前沿陣地。另一方面,多年來我國礦業行業本身對礦業風險投資優勢的宣傳不夠,缺少能使風險投資進入礦業領域的平臺,使投資者不知也不敢投資礦業勘查和開采,其實,我國礦業投資的風險比其他風險投資風險更小、投資回報空間更大,而地礦行業國家投資有限,需要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建設礦產交易市場也是在投資者和礦業搭建了一個橋梁。
據悉,青島天智國際礦產品交易市場設有探礦權和采礦權兩個交易中心,可對國內外的探礦權和采礦權進行常年公開交易,交易種類分為出讓和轉讓,交易形式也分為競標交易或協商交易兩種,但無論哪種類型和形式,持權者都可自行直接交易,也可委托交易中心進行間接交易。為使礦權交易公開、公平,中心專門建有中國礦產品交易網和中國礦業權交易網。所有進行礦權交易的信息均可通過該網向全世界公示,向所有對礦權交易感興趣的業戶發布相關信息,任何擬投資礦業的金融機構、公司和個人等投資者都可通過該網索取相關資料和信息。
為降低投資者風險,規范礦權交易規則,交易中心專門設有礦產資源評估中心、法律顧問咨詢中心、勘查開發技術顧問咨詢中心等,以保證投資者的利益不受損害。同時,為使國內有限的礦產資源能得到合理配置,讓更多的業戶參與公平、公正的合理競爭,交易中心還與國內外、行業內外更多投資者建立起廣泛聯系,形成龐大的礦權交易信息系統網絡。
去年8月份,交易中心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島)首屆國際礦權、礦產品交易會暨礦業項目投資洽談會,與會礦業企業339家,參會客商3000多人,參展交易產品種類萬余個,簽訂礦業合作項目金額26.4億元。本月15日至17日,第二屆國際礦權、礦產品交易又將舉行,根據報名參會的國內外企業及客商數量已遠多于去年。據趙學章介紹,礦權交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如加拿大多倫多的礦業交易市場,每年的礦業融資量比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兩個證交所礦業板塊的融資量之和還要大,青島天智集團的目標,就是要全力構建國內最大的礦產品交易平臺,使之成為與青島啤酒節、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等展會一樣的城市品牌,為加速礦業商業化進程,使礦權證券化、礦業投資多元化、礦業勘查和開發股份化、礦業風險社會化發揮應有作用。(本報記者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