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高級工以上在技術工人中占比由2001年的3.1%提高到目前的8.2%
本報訊記者從市勞動保障局獲悉,近幾年,我市大力開展各類職業培訓,不斷改善技能人才培養成長的社會環境,初步建立起市場化、社會化的職業培訓體
系,職工隊伍的技能結構進一步優化,勞動者的技能素質明顯提高。
近幾年,我市廣泛開展了技能振興行動,出臺了技能人才培養規劃,完善了職業培訓政策體系。去年以來,我市又啟動了“萬名技師培養計劃”,組織實施了“金藍領”培訓工程,大力開展面向企業生產一線技術工人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培訓,全市新培養技師、高級技師3000多人。各行業、企業和各類職業教育培訓機構也積極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職業培訓,培養了一大批適應企業需要的技能人才。
我市還出臺了多項促進培訓的新措施,鼓勵勞動者積極參加培訓,盡快提高自身素質。如對城鎮失業人員,出臺了免費培訓政策,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訓,并根據培訓鑒定結果和促進就業的效果補貼培訓費用,至今全市已累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多萬人,培訓后就業率64%。對社會新成長勞動力,實行了勞動預備培訓制度,根據教育培訓的質量給予學費補助,僅市內四區每年補貼學員即達1500多人。對企業在崗技術工人參加我市緊缺工種提高層次培訓和高技能培訓的,按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由市財政給予補貼。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和專項技能培訓,(下轉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