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江蘇省蘇州市委書記王榮宣布:從明年夏季開始,蘇州將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這是中國第一個宣布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地區,也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這意味著,全國在“十一五”期間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已經拉開序幕。[被屏蔽廣告]
實行免費義務教育,誰是最大的受益者?國家需要多大的投
入?河南該怎么辦?
★蘇州首開先河
自9月8日蘇州宣布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以后,蘇州市教育部門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蘇州市教育局一位官員在接受接著電話采訪時說:“現在他們的電話已經被媒體打爆了,不少媒體也蜂擁而來采訪。”
據這位官員透露,蘇州這次實行的免費義務教育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蘇州將出臺比較正式的文件,將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化。盡管此前,國內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對免費義務教育“試水”舉動,但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制度,并正式全面推廣的還沒有,蘇州此舉在全國獨一無二。“可以說,蘇州的做法是將免費義務教育納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軌道。今后不會因為人事的變遷、環境的改變出現變數。”這位官員說。
從另一方面來說,蘇州將實行的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也相對范圍較廣、程度較深,也比較徹底。受惠對象為蘇州戶籍在施教區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符合條件的民工子女及民辦學校)。蘇州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免雜費及有關費用,對享受“兩免一補”的學生免一費制規定的所有收費。
據這位官員介紹,蘇州當前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強化政府義務教育的責任,全面推行真正意義的義務教育,即免費教育。改革開放20多年來,蘇州社會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今年蘇州將全面完成實現小康年的奮斗目標。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是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蘇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已經完全有能力來承受義務教育的責任,以減輕老百姓的教育負擔。此外,實行義務教育免費制度可以從根本上治理教育亂收費這個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
★專家:蘇州早就該實行了
《2004中國教育不平等藍皮書》作者、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玉林對蘇州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一點也不感到驚訝。張教授說,蘇州市政府早就應該實行了。他們去年在該市兩會上曾經提過提案,要求在蘇州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但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響應。他們現在之所以這么做,完全是在被動的情況下做出的,因為中央政府已經行動起來,決定在“十一。五”期間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作為經濟比較發達的蘇州,也早就有能力走在前列,在中央已經表態的情況下,蘇州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張教授說,他對中國的教育包括免費義務教育做過不少的研究,也為義務教育做過不少的呼吁。此前,張教授曾經組織學者在張家港市調研發現,張家港市如果全面推行免費義務教育,大概只需要增加撥款5000萬元左右,但這并沒有引起張家港的注意和重視。“跟該市曾為開展一個綠化工程耗資達7億元之巨相比,這個數字并不算得什么,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免費義務教育的重要性。這跟政府的心態和執政理念有關。”張教授曾對次進行過公開批評。據介紹,以張家港目前的財力,每年增加近5000萬元的投入,是完全能夠承受的。2004年,張家港市財政總收入為85億元,比2003年增長約8億元。
★對外來務工人員免費應該高度評價
張教授認為,雖然蘇州作為富裕地區免費義務教育起步晚了,但是有一點還是應該高度評價的,那就是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也全部免除學費。“這體現了政府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弟教育的重視,也體現了政府的教育平等觀念。”
當地政府官員還擔心:如果率先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由此產生的“谷底效應”,會不會引發大量的民工潮?張教授認為這種想法沒有經過認真的論證,有點太想當然。他說,其實民工也有自己的一本經濟賬本,如果沒有工作,光為了省下這幾百元學費,他拖家帶口的要是為了省幾百元的學費,根本不劃算。何況他們如果能來到蘇州并且找到工作,也說明蘇州這地方還是需要他們,作為為當地服務的外來民工,還是應該兼顧到他們的利益,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記者在鄭州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民工,他們也表示根本不會因為省幾百元的學費而盲目的蜂擁到蘇州。不過他們表示。如果有機會到蘇州找工作,他們打工首選的地方還是蘇州。因為他們出門打工,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孩子在家里上學根本無法照顧到,而如果接到城市里來,又無力承擔學費,如果城市里能夠免費讓孩子上學,那無疑解決了他們的難題。
據蘇州教育局一位官員介紹,目前,蘇州有近400萬外來工,約18萬外來工子女在蘇州就讀。這些外來工在蘇州打工掙錢,改善生活,實際上就是幫助貧困的家鄉減輕了負擔。在蘇州,外來民工子女不僅可以享受9年免費義務教育,蘇州還將把解決外來民工子女的“15年教育”作為今后的重要目標。
★河南等地應獲中央資金傾斜
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比如江蘇和廣東地區,因為擁有相對雄厚的經濟實力,免費義務教育可以先行一步。但對于經濟比較落后的中西部地區,該怎么辦呢?
張教授認為,在中西部地區,國家有責任大力扶持。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方面,江蘇、廣東等地區可以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而在中西部地區比如河南等地,中央政府應該多拿出一些資金來扶持。事實上,國家對貧困地區、中西部地區已經頒布了很多優惠和傾斜政策,比如在河南、湖北等地實行的“兩免一補”政策,國家就出了不少的資金。但在這些地區實行全部的免費義務教育,還需要中央對這些地區進行大力的支持,實行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想結合出資的辦法。
在全國推廣免費義務教育,需要多少經費支持?國家有沒有能力來支付?據介紹,在今年兩會前,亞洲銀行曾提交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農村實行9年義務教育完全免費所需要的年經費上限是600億元,下限是200億元。而中央政府去年全年僅稅收一項就增收5000億元。“稅收增長一年是1000億元的時候,讓你拿出600億來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可能有些不切實際。稅收增長收入到了5000億元,拿出600億應該是不難的,這完全是一種價值選擇:你覺得它重不重要。”
★全國免費相當于農民又一次免稅
無疑,由蘇州拉開序幕的全國免費義務教育,對農民的意義更大。
張教授分析說,在義務教育階段,全國有將近2億適齡上學孩子,其中農村孩子占到了70%~80%,如果全部免費,對于農民來說,對他們的每一個孩子免除四五百元才學費,這些費用家起來相當于政府又免除了一次他們的農業稅,因為農民的農業稅一年也就四五百億元左右。“這種做法的意義不亞于政府免除農民農業稅的行為,也客觀上起到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政府此舉也拉近了政府與農民的距離。在現階段,政府在教育方面由于在城鄉之間實行二元分割的辦學制度,導致城鄉義務教育資金投入的嚴重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對增加農村孩子的入學率,擴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機會,無疑意義更為重大。這必然更家拉近政府與農民的距離。”張教授說。
★鄭州:最近一兩年內不可能實現
河南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消息,在河南農村早有耳聞。
記者就此向河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位負責人了解情況,該負責人表示,他還沒有收到這方面的具體的信息,也還沒有具體的東西。對于河南的省會鄭州,負責宣傳的崔處長表示,其實現在鄭州也實行了一定范圍內的免費義務教育,只不過沒有像蘇州的范圍那么大和比較徹底。至于什么時間實行全部免費義務教育,作為教育政策的執行機構,他們還沒有收到相關的政策,這些政策因為牽扯面比較多,需要鄭州市政府和人大制定相關政策,他們只有等這些部門決定以后才會知道確切消息。
據鄭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所李所長分析,能否盡快實現免費義務教育,跟當地的經濟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跟蘇州相比,河南包括鄭州的經濟有不小的差距,蘇州地區在中國來說相對比較富裕,自身完全有能力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但河南包括鄭州在內恐怕自身很難實行。如果沒有國家大力的財政支持,作為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的河南,困難將很大。具體到鄭州市,跟蘇州差距也很明顯,鄭州市區包括郊縣有九年義務教育學生100多萬,這幾年隨著鄭州城區的拉大,外地來鄭州的務工人員也逐漸增多,所以應該遠遠超過100萬人,其中農村人口占到70~80%。如果一個學生免去幾百元的學費,可以想象政府將面臨多大的財政壓力。
李所長說,在這種非常大的財政壓力下,她個人感覺鄭州市最近一兩年內實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很多的資金需要自籌,而且怎樣科學地發展教育,也需要調研。據介紹,鄭州市現在正在組織人員進行“一費制”調研。“現在‘一費制’調研還正在進行,短期內直接實行全部免費的義務教育,怎么可能呢?”今報記者
李長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