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汶上縣青島即墨工業園有四家企業簽訂了入園合同,共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利用內資3800萬元。這是即墨市幫扶汶上縣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昨日上午,汶上縣青島即墨工業園在即墨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來自即墨市青島橋門工藝品有限公司等
四家企業當場簽訂了入園合同,共利用外資1200萬美元,利用內資3800萬元。 自去年3月,省委、省政府關于經濟強縣與經濟欠發達縣結對幫扶的戰略決策實施以來,即墨市迅速行動,以心連心的結對、實對實的幫扶,與汶上縣架起了東西幫扶的友誼橋梁。
項目先行,打造經濟孵化器
走進汶上縣郭倉鄉假發制品廠,近400名女工正手舞銀針神情專注地扎制著假發制品。這些平時圍著鍋臺轉的農家婦女平日可在廠里上班,也可在家中單獨制作,每月收入高的過千元,低的也有700元。
假發廠是即發集團2004年在汶上縣投資3100萬元興建的項目,也是即墨市首批落戶汶上縣的幫扶項目。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何讓汶上縣更具發展潛力,切實增強“造血”功能?即墨市創造性地提出了“政府牽頭、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項目突破”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政府在幫扶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支持兩地企業和民間的交流往來。
今年6月份,即墨市再次組織即墨韓國企業協會會長金炳植等9名外資企業負責人和部分民營企業負責人赴汶上縣進行商務考察。韓青制衣、愛必皮衣、胡氏集團三家企業當場與汶上經濟開發區簽定了投資意向書,涉及外資100萬美元、內資2400萬元。同月,雙方決定在汶上縣經濟開發區內規劃建設即墨工業園,重點發展機械電子、紡織服裝、新材料等產業。在此基礎上,即墨市又撥款10萬元,設立了汶上縣駐即墨辦事處,并吸收汶上縣4名干部赴日本、韓國開展招商推介活動,不斷擴大招商成果。其中,總投資3800萬元的電動旅游車項目,計劃今年底主體竣工,明年3月份正式投產,預計年銷售收入1.4億元,上交利稅3200萬元。
崗位開路,萬余農民大轉移
近年來,即墨市每年新增兩個就業崗位,但在當地招工不足。而汶上縣勞動力資源豐富,卻苦于無崗就業,農民增收緩慢。兩地決定,即墨開通“直通車”,堅持長年送崗位到汶上。這被赴汶上縣掛職的即墨市委副書記于顯祥稱為“優勢互補,一舉多得”。
結合市場需求,即墨市撥專款100萬元幫助汶上縣建立了勞動資源管理平臺,配置了相關的終端設備,完成了對汶上縣所有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普查工作,幫汶上縣建立了一處勞動力培訓基地。即墨市每月還通過網絡、傳真向汶上縣傳遞用工信息,由汶上縣組織農村勞動力報名后輸入到即墨市的各個企業中。
今年初,即墨市再次組織了50家規模較大、管理規范、效益較好的外資、民營企業,帶著服裝縫紉、機械操作、電子、餐飲服務等11000多個崗位,到汶上縣開展“現場報名洽談會”,現場就與3280人簽定了用工協議。
機制保障,互惠互利共繁榮
去年4月,兩地結親未出滿月,即墨市畜牧部門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專程到汶上縣洽談畜牧養殖合作事宜。雙方簽定了《胚胎移植技術示范推廣協議書》,計劃在三年內,利用鮮胚及凍胚移植技術,改良當地小尾寒羊10000只、奶牛500頭。該項目完成后,將為當地農民增收700萬元。
立說立干,馬上行動。去年,即墨市已在汶上縣舉辦了4期胚胎移植技術培訓班,并選擇當地受體牛300頭并逐一建立了檔案,采用性控胚胎移植技術使110頭牛受孕,移植波爾山羊胚胎130只。今年4月,又贈送給汶上縣良種杜泊羊2只、薩福克羊1只,總價值10萬余元。
其實,畜牧業的合作是雙方開展結對幫扶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即墨市與汶上縣共同確定了“以推進汶上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解決‘三農’問題為著力點,實現雙方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工作思路,建立了黨政領導會議制度,確定雙方每年至少舉行兩次會議或互訪考察活動,對一個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合作的重要政策、重要活動、重要項目等進行研究,使結對幫扶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張正杰周起先